
成都医生做手术用上DeepSeek AI助力精准医疗

近日,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82岁肾盂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高龄患者实施了根治性手术,术后患者顺利康复。这场手术背后,DeepSeek人工智能系统与虚拟三维重建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外科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
82岁的王爷爷一个月前被确诊为“右侧肾盂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由于心脏和全身状况不佳,此前医院没有给他进行手术。王爷爷每晚需口服止痛药才能入睡,癌栓已完全阻塞下腔静脉,导致双侧下肢水肿,随时可能引发肺栓塞导致猝死。
2月2日,王爷爷来到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熊玮处就诊。此时他的双下肢水肿严重,行走困难。肾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是泌尿外科难度极高的手术之一,尤其在肾盂癌继发的情况下更加复杂。熊玮表示,通过多模态评估和技术赋能,他们看到了手术治愈的可能性。
医疗团队利用DeepSeek辅助形成个体化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并采用高精度CT成像融合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出精准的“数字脉管系统”。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张协作,手术顺利完成,从下腔静脉阻断、重建完成至重新开放仅用时49分钟。术后,王爷爷直接回病房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第三天就能下床活动。目前,王爷爷肾功能正常,双下肢水肿完全消失,预计很快可以出院。
DeepSeek系统通过百万级手术案例学习,能够迅速高效地形成结构化的四个关键步骤评估与策略设计:风险预警、用药决策树、康复路径图、并发症雷达。这些功能帮助医生在术前逐一化解风险点,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年初,四川省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开始探索将DeepSeek赋能到医院,并在春节期间完成了本地化部署。此后短短十余天的功能叠加与知识训练,这家医院实现了以“AI+医疗”创新模式重构患者服务、临床诊疗与运营管理体系,成为四川省首家实现医疗全场景智能化落地的三甲医院。
目前,成都市域内的多家医院也在进行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或调试。四川省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雷舜东表示,未来医疗行业将依赖于AI提升效率和质量。熊玮认为,这种模式有助于形成“高龄肿瘤患者智慧诊疗管理模式”,增强外科服务能力,扩大服务人群。DeepSeek与三维重建技术正在重塑医疗行业的底层逻辑,从依赖个体经验转向数据智能驱动,从单学科作战转向多模态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