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40条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公布 各地积极行动助力民企发展

访客 2025-02-23 14:17:45 1410
40条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公布 各地积极行动助力民企发展摘要: 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影响持续深化。各地相继出台措施优化营商环境,例如浙江推行“综合查一次”机制,深圳提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海发布21条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财...

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影响持续深化。各地相继出台措施优化营商环境,例如浙江推行“综合查一次”机制,深圳提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海发布21条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财政部强调通过金融服务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和贵的问题。

40条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公布 各地积极行动助力民企发展

民营经济是激发创新活力、扩大社会就业及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截至去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500万户,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逾九成。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至关重要。如何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成为关键问题。

浙江规范涉企执法,从减少行政检查开始。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会同市场监管局人员对西湖边的湖滨88商场进行联合检查。此次检查涵盖6个大项16个小项,主要针对商场内餐饮店和零售商店的垃圾分类、油烟排污、食品安全等方面。这种“综合查一次”的方案整合了多个部门的检查内容,减少了重复检查,提高了效率。浙江省政府官网公布的《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市县政府整合检查计划和任务,实施“综合查一次”,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检查。

深圳也在优化法治环境方面采取措施,有效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深圳福田区人民法院成功审结一起知识产权案,仅用3个月时间。正在征求意见的《深圳经济特区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提到要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涉企检查备案制,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上海在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发布了《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即8.0版行动方案,将“提升检查质效”作为今年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践行“无事不扰”理念,减少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餐饮综合监管一件事”平台整合三个部门的监管事项,大大缩减了检查内容和频次。

从地方到全国层面,规范涉企执法成为今年的重要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公布了《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最高检也表示要研究制定规范办理跨区域涉企刑事案件的工作意见。此外,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密集推出新举措,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例如,财政部等六部门发布《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经营主体;金融监管总局表示要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中国证监会则提出要做好民营企业股债融资支持。

上海还发布了21项政策举措,涉及降低税费成本、用工成本、用能成本、融资成本和优化包容审慎监管五个方面,切实回应企业诉求,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具体措施包括减半征收资源税、房产税等,阶段性降低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费率,降低用电成本,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及加强对基层执法单位适用免罚减罚的督促指导。

无论是浙江推行“综合查一次”机制,还是深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或是上海发布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这些举措都表明优化营商环境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已成为今年的重要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魏琪嘉认为,做好营商环境建设直接关系到其他各类政策落实的效果,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系统施策推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