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小行星撞地球概率为何一变再变 预测波动引热议

访客 2025-02-24 15:02:23 2655
小行星撞地球概率为何一变再变 预测波动引热议摘要: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调整了编号2024 YR4小行星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从最初的1.2%升至3.1%,随后又下调至1.5%。这一变化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广泛讨论...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调整了编号2024 YR4小行星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从最初的1.2%升至3.1%,随后又下调至1.5%。这一变化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广泛讨论。这颗小行星最初由智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最后警报系统”望远镜于去年12月27日发现,预计将在2032年12月22日距离地球最近。随着各国科学家持续观察,其撞击概率不断波动,欧洲航天局预测其撞击概率为2.8%。

小行星撞地球概率为何一变再变 预测波动引热议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解释说,小行星威胁评估主要通过大型光学望远镜和雷达系统等天文观测设备来测定轨道参数,并利用天体力学的方法和算法计算未来轨迹。由于其他天体引力的影响,轨道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相关机构会不断更新数据。此外,还需要对小行星的大小、形状、成分和自转特性进行分析,这些因素会影响轨道预测和撞击效果。不同机构评估结果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使用的设备精度、数据处理能力和算法的不同。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24 YR4直径约40-90米,如果真的撞击地球,不会造成类似恐龙灭绝级别的灾难,但足以摧毁一个中型城市。欧洲航天局行星防御办公室负责人理查德·莫伊斯尔表示,目前还不确定这颗小行星的部分关键特征,因此撞击风险评估可能仍然偏高。他强调,即使有3%的概率撞击地球,也意味着有97%的概率会与地球擦肩而过,随着进一步观测,其撞击概率会下降。

庞之浩介绍,国际上有一定的统一标准和合作机制来评估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现有观测数据显示,2024 YR4为细长形状,成分可能是石质。今年4月之后,它将被太阳遮挡,地面望远镜难以探测到。目前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已获准使用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测量其热量,以更精确地了解其大小和表面成分。该小行星每隔4年靠近地球一次,2028年天文学家还有机会进一步观测,从而更精确地估算其运行轨迹。

尽管距离2032年还有7年时间,天文学家警告称,准备时间可能不够充分。小行星体积小且反射率低,很难被提前发现。同时,小行星的轨道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改变轨迹,增加了预测难度。此外,人类观测技术水平有限,也限制了对宇宙空间的观测范围和精度。即使提前7年发现,在此期间小行星仍可能受到各种干扰,轨道会发生变化。只有持续观测更长时间,才能更准确地判断是否会撞击地球及其具体位置和时间。

对于如何抵御可能的小行星撞击,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方法。包括通过地面和太空望远镜监测近地天体,发射航天器撞击小行星改变其轨道,利用航天器引力逐渐改变小行星轨道,或在安全距离内引爆核装置改变轨道。庞之浩表示,发射航天器撞击小行星已经得到实际验证,但在小行星表面引爆核弹存在较大争议。另外,长期伴飞小行星利用万有引力缓慢牵引也是一种设想,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明显效果。在预警时间极短的情况下,疏散人口至地下工事可以减少直接冲击,但无法根本解决问题。未来还可以考虑在地球领航轨道部署太空望远镜,以防范从太阳方向飞来的小行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