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广州昔日网红文和友确认要撤场 租约到期不再续约

访客 2025-02-25 11:43:29 578
广州昔日网红文和友确认要撤场 租约到期不再续约摘要: 广州昔日网红文和友确认要撤场!广州文和友正式歇业,这一消息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感叹“还没去过,就要关门了”,也有人认为这是“昙花一现”。开业时,广州文和友曾排队近3000桌。近...

广州昔日网红文和友确认要撤场!广州文和友正式歇业,这一消息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感叹“还没去过,就要关门了”,也有人认为这是“昙花一现”。

广州昔日网红文和友确认要撤场 租约到期不再续约

开业时,广州文和友曾排队近3000桌。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显示,广州文和友所在建筑的改造申请已获得规划许可,进入动工改造阶段。2月20日,记者来到撤场中的广州文和友,现场前后门已经拉起围栏,工作人员正在搬运冰箱等物品。门口值守的工作人员表示无法回答任何问题。

去年7月,关于广州文和友撤场的传闻开始引起关注。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改造方案效果示意图中,广州文和友所在的天河区汇坊被改造后,将不再存在。今年2月春节休市后,广州文和友并未重新开业,而文和友总部确认,租约到期后不再续约。

五年前单日排队近3000桌的广州文和友为何会以撤场落幕?其商业模式存在哪些问题?外来品牌入驻应注意什么?

2020年7月,广州文和友在天河区太古汇旁开始营业。虽然长沙总部以长沙特色小吃来烘托情怀,但广州文和友还是以“老广”饮食文化风格来设计体验空间。大书繁体“广州”字样的暖橙荧光广告牌,印着“康伯屋企”的告示牌的包间,老旧的广式市井建筑一度吸引许多顾客前来打卡、拍照。

次年4月,深圳文和友在深圳落地营业。但在开业之后的一段时间,深圳文和友内的许多店铺关门退场,人气也大不如前。9月,深圳文和友升级为深圳文和友老街蚝市场,原本复古场景被时尚科技的赛博朋克风取代。随后,深圳文和友又相继引入了海鲜市场、菜市场和集贸市场。目前,深圳文和友仍在不断调整中。在品牌适配方面,深圳文和友摒弃了此前的海鲜,主打烧烤和湘菜,引入了长沙网红餐品品牌笨萝卜。

有评论认为,不到两年,文和友在广东的人气就开始下滑。网红店“来去匆匆”,广州文和友对“老广印象”的数年塑造,最终还是没能得到本地消费者的认可。

整体来看,广州文和友的撤场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地域文化基因冲突未能有机融合。长沙的市井文化与广州的市井文化存在天然的差异,广州文和友既想保留长沙特色,又试图融入本地文化,最终成为“四不像”。如强推湘菜与广州本土老字号混搭,导致菜品定位混乱,既未吸引本地“老饕”,也未能成为外地游客的必打卡地。

另一方面,广州文和友着重打造网红场景,忽略内容深耕创新。广州文和友面积达5000平方米,年租金高昂,且依赖强流量支撑。然而,其营收模式与传统美食广场无异,缺乏持续吸引本地复购的能力。自2020年开业以来,广州文和友经历了多次商户调整、业态转型以及客流量持续下滑。至2024年底,闭店率已超80%,仅剩2家门店营业,工作日客流量不足10人。

广州市夜间经济发展联合会会长钟朝晖表示,过度依赖初期“网红打卡”效应吸引人流,但未能将流量成功转化为销量。缺乏高频消费场景,客单价偏高且性价比低,是导致消费者仅“拍照即走”的主要原因。

随着广州文和友歇业,文和友在长沙以外只剩下深圳文和友。文和友的案例充分暴露了“网红品牌”异地扩张时对文化融合的误判。尽管深圳文和友后期转向湘菜品牌引入,但效果仍不理想。依赖短期打卡流量难以支撑长期运营,品牌需构建复购场景;而广州文和友的撤场,不仅是单一品牌的失败,更折射出网红经济与实体商业在流量红利消退后的深层矛盾。

钟朝晖指出,“文化IP的打造需扎根真实需求,商业模式的创新需匹配市场规律,而‘情怀贩卖’若脱离产品本质,终将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行业人士认为,在当下情绪消费的时代,广州文和友的场景特色并未有效触动到广州消费者,文和友的复古场景在老广人眼里近似破旧城中村。长沙文和友因当地缺乏同类场景而成功,但广州本就拥有深厚的市井文化根基,文和友的“人造怀旧”显得苍白无力,消费者更需要能带来正能量、快乐的体验。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