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兴兴带火丝杠 双林股份蹭热度背后 股价飙升引质疑

黑色的机器人穿着大花袄,在蛇年春晚的舞台上灵动地转着手帕、扭着秧歌,短短三分钟的表演让背后的宇树科技一夜成名。2月17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后表示,今年年底前AI人形机器人会达到一个新的量级。这一消息迅速吸引了资金涌入相关概念股,例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丝杠。Wind数据显示,长盛轴承和双林股份等企业的股价在短时间内快速上涨。
以双林股份为例,2月19日和20日两天内,其股价累计上涨近13元,涨幅高达36%。但自2月21日起,股价又开始下滑。早在2020年,双林股份就因蹭口罩和特斯拉热度而引发深交所关注,导致股价短期内大涨。时隔五年,双林股份再次搭上人形机器人概念,引发了市场对其是否真有实力的质疑。
进入2025年,双林股份的股价出现过两次明显上涨。第一次是在1月7日至10日,连续四天上涨,累计涨幅达33.4%,将股价带回至30元/股以上。当时公司回应称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1月6日,双林股份在互动易回复中提及加紧布局机器人用滚柱丝杠产品的工作,并表示样品已研制完成尚处于客户验证阶段。此后,双林股份多次提及该产品的研发进展,恰逢王兴兴带火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双林股份的股价随之上涨。
人形机器人中的行星滚柱丝杠是一种精密传动零部件,能够保证关节移动的精准性,尤其对灵巧手的动作至关重要。尽管双林股份重视这一领域,但自2025年以来并未发布具体进展公告。从客观层面来看,双林股份此前已有“蹭热度”的经历,2020年因口罩和特斯拉热度拉动股价短期上涨,随后被深交所下发监管函要求整改。
双林股份主要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客户包括五菱、比亚迪等车企。虽然公司确实在推进行星滚柱丝杠的研发,但业务刚刚起步。2月20日收盘后,双林股份公告称滚柱丝杠产品仅完成样品研发,尚未实现营业收入。2月21日,公司在互动易上进一步表示尚未获得客户定点,也未获得宇树科技的订单。随后股价下跌,截至2月28日收盘,股价为42.49元/股,较前一个交易日跌去6.47%。
双林股份由邬永林于2000年创立,其子邬建斌在2004年出任董事长。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公司逐渐成长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多元化企业。然而,激进的扩张也带来了风险,影响了业绩。例如,2016年收购德洋电子51%股权耗资3.57亿元,其中大部分是商誉。收购后德洋电子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导致公司计提大量商誉减值准备。类似事件屡见不鲜,2017年至2023年间,公司每年都在计提资产或商誉减值准备。
反映到业绩上,双林股份经历了“过山车”式的震荡。2018年和2019年两年亏损10亿元,2020年至2021年迎来营收和利润双增长,但很快又陷入业绩下滑。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的资金链十分紧张,货币资金为3.90亿元,短期借款为6.16亿元,资金缺口超2亿元。
不过,双林股份似乎迎来了曙光。1月14日,公司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4.67亿元至4.97亿元,同比增长477.39%至514.48%。其中,部分资金来自于业绩补偿款。2017年收购双林投资时约定了业绩承诺,2020年双林投资未完成承诺,原股东宁海金石需现金补偿1.80亿元,最终双林股份在2024年度收到了1.62亿元补偿款。虽然双林股份能否借此迈向更广阔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但人形机器人引发的热潮为其带来了一线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