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委员谈人工智能立法难度 技术飞速发展增加挑战

访客 2025-03-06 17:46:08 1669
委员谈人工智能立法难度 技术飞速发展增加挑战摘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监事长吕红兵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重点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立法问题。他表示,近年来AI技术飞速发展,尤其在DeepSeek出现后,有人将2025年定义为AI...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监事长吕红兵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重点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立法问题。他表示,近年来AI技术飞速发展,尤其在DeepSeek出现后,有人将2025年定义为AI终端应用元年。然而,现实生活已经足够复杂,加上AI的影响,加快制定一部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政法规变得刻不容缓。

委员谈人工智能立法难度 技术飞速发展增加挑战

吕红兵介绍,目前我国已有近200个完成备案并上线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注册用户超过6亿。不知不觉中,AI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作为一名执业律师,他和他的同事们在提供法律服务时已多次接触到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案件,例如逝者家属咨询原单位制作逝者AI视频是否侵害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问题,以及因AI伪造“老同学”头像声音导致的网络诈骗如何维权等。

他还提到,AI聊天软件中出现的色情、暴力等内容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海外社交平台上也疯传由AI制作的血腥图片。因此,我国应加快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吕红兵分析说,与传统立法相比,人工智能立法面临技术快速变化带来的调整对象不确定性、技术产业迭代带来的社会关系不确定性,以及风险种类和程度的高度不可预见性。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一部既要解决当下问题又能考虑长远的人工智能法难度极大。可以选择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一领域作为切入点,尽快推进小而灵活的立法,尽早出台行政法规。

该行政法规的核心应当是明确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全生态,并由其统领。这不仅需要道德规范和伦理约束,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此外,法规还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开发者、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监管者及社会公众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职能与责任。技术开发者需对训练数据进行严格筛选与分类,确保数据源合法且内容健康,剔除不当元素文本数据;对于现有模型,可以采用数据遗忘等技术手段消除不当内容输出或重新训练生成优质模型;同时引入人工审核机制,优化筛选机制。

吕红兵还提到,AI生成内容过程中的著作权保护是一个核心又敏感的问题。从国际惯例看,输入阶段使用作品相对宽松,但前提是文本挖掘和数据训练为非商业性。一旦进入商业领域则版权严格保护。为了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应淡化所有权、强化使用权,明确使用原则,在涉及商业使用时要求技术开发者支付报酬,由其与权利人组织协商解决。

回顾2024年的履职工作,吕红兵将其总结为认真提案、勤于调研、服务为民。高质量的建议和提案源于高质量的调查与研究。担任政协委员期间,调研是他建言献策的基本功。普法也是吕红兵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他认为只有自己明白才能让群众明白。为此,他精心准备课件,通过生动的故事普及法律知识,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打击非法集资、学好用好民法典等。吕红兵表示,新的一年将继续投身实践,不负重托,不负众望。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