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泰证券:稀土行业或至景气拐点,供需改善推动价格震荡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缅甸供应仍未恢复,当地要求加征20%资源税导致矿商成本大幅增加,矿商难以接受。预计2024年我国从缅甸进口稀土将大幅减少。国内对稀土的掌控更加全面和强大,《稀土管理办法》拟将所有来源的稀土矿纳入管理体系。假设2025年缅甸供应减量且2026年基本恢复,加上国内配额延续较低增速,测算2025-2026年全球氧化镨钕供需平衡/需求分别为-5.8%/-4.6%。2025年行业可能达到景气拐点,供需改善或推动价格偏强震荡,但风险在于国内配额增速明显超预期。
据SMM报道,自2024年10月18日起,克钦邦的中缅边境大门因冲突关闭。尽管之后传出停火谈判消息,但缅甸并未如期恢复供应,主要原因是当地要求加征20%的资源税使矿商成本增加,矿商表示难以接受。截至报告发布时,缅甸供应仍未恢复。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我国从缅甸进口3.45万吨稀土氧化物,同比下降17.3%,占同期氧化物总进口量的69.5%;同时,从缅甸进口9900吨稀土化合物,同比减少67%,占比达36.4%。
2025年2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起草了《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该办法指出,所有来源的稀土矿均将纳入管控,这表明国内对稀土供给的掌控更全面和强大。
2024年第三季度,稀土价格已接近部分高成本矿山的成本线,行业景气底部确立。2024年累计开采及冶炼指标分别同比增长5.88%和4.16%,增速分别下滑15.5个百分点和16.6个百分点,国内供给明显收紧。国内配额增速下降叠加海外供给扰动,全球稀土供应端增速收缩趋势显现,新兴领域如人形机器人逐步打开稀土未来需求成长空间。假设2025年缅甸供应减量但2026年基本恢复,加上国内配额延续较低增速,测算2025-2026年全球氧化镨钕供需平衡/需求分别为-5.8%/-4.6%。供需关系大概率改善,2025年行业可能达到景气拐点,但风险在于如果国内配额增速大幅超预期,价格可能重回弱势。
基于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底层逻辑是“美国优先”,即推动贸易平衡、制造业回流和平衡财政,因此可能在全球较大范围内加征关税。若关税最终执行,根据USGS数据,2024年中国稀土原矿供应环节占比约69%,稀土作为对抗关税扰动的出口替代品种,其战略地位显著,重视板块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