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暗访狐貉胴体黑市 非法交易仍在进行

访客 2025-03-15 12:19:40 7323
暗访狐貉胴体黑市 非法交易仍在进行摘要: 屠宰场的空地上风很大,呼呼作响。肉贩子开着一辆蓝色三轮车,拉着两袋已分割好的狐、貉前后腿肉,赶到了交易地点。角落里散落着一些已经发黑的狐、貉胴体。据肉贩子讲,这个场地在旺季时能堆数...

屠宰场的空地上风很大,呼呼作响。肉贩子开着一辆蓝色三轮车,拉着两袋已分割好的狐、貉前后腿肉,赶到了交易地点。角落里散落着一些已经发黑的狐、貉胴体。据肉贩子讲,这个场地在旺季时能堆数百吨狐、貉胴体。

暗访狐貉胴体黑市 非法交易仍在进行

肉贩子察觉到有人拍照,迅速制止,显得非常警惕。对方犹豫后同意去冷库看看,但强调不能拿手机,不能发定位。该肉贩子声称,他的冷库里还囤积着40多吨狐、貉冻肉,主要卖往南方当“兔子肉”,北方的买主一般买去制成肉干冒充牛肉干销售。另一位肉贩子则提醒,做狐、貉胴体生意需隐蔽进行,自己私自运走。

狐、貉养殖在河北唐山、山东潍坊、临沂等地形成可观产业规模,毛皮是最主要商业价值。作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的非食用特殊禽畜,“取皮”后的狐、貉胴体按国家规定不能流入食品领域。然而,仍有人私下售卖狐、貉肉,甚至在视频平台公开叫卖。一些商贩在冷库里囤积了几十吨已经分割好的狐貉腿,声称冒充羊肉、狗肉、兔肉等流入食品领域,销往各地。

养殖的狐、貉等非食用毛皮动物胴体不能供人食用的原因是,这些动物在饲养过程中会用到激素,加之缺少检疫程序,未经检疫的胴体流入食用肉类市场,其携带的病原体将影响人类健康,增加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风险。近年来多地曾发文,要求推进毛皮动物胴体的资源化利用,严厉打击非法处置行为。

狐狸养殖场中,多名养殖户证实,狐狸养殖中会在皮下埋植激素。刘猛在网络平台上公开售卖新鲜貉子肉,每只20元。他称客户有当羊肉、狗肉、獾肉等来卖的情况。乐亭县当地,每到取皮时节,不少卤肉店都卖貉子肉。另一个渠道是烘干做饲料原料,但养殖行业不景气,这个量也下降了。

郑经展示了几袋已分割好的狐貉腿,并带记者去了冷库,里面堆放着成堆的蛇皮袋,装处理干净的狐、貉腿。郑经报价每吨7000多元,称自己囤有40多吨。他还透露,去年总共收了数百吨狐貉胴体,卖给外地炼油厂。他也曾把狐貉里脊肉分割出来,卖到某省,客户拿来做牛肉干。

每年11月、12月是狐貉取皮的时间。在河北唐山,一些不规范养殖户将貉电死,就地取皮,胴体卖给小商贩,再集中到大贩子处。在山东潍坊、临沂,一般是经纪人帮皮草贩子或客户看皮、谈价,成功交易后,养殖户将狐电死,再拉到定点处取皮。取皮后,皮草贩子或客户把皮拉走,胴体留给经纪人。

潍坊市有数个与无害化处理厂合作的集中收肉点。高峰时,一个收购点每天能收几百吨胴体。这些胴体主要卖到饲料厂上游的炼油厂。章鹏表示,拉胴体时货车内部需要用塑料裹着,但血水还是会往外淌。张丽是潍坊收狐狸胴体的大贩子,她称自己收的狐狸胴体只卖给做饲料的,不卖往食用市场。

临沂市河东区狐狸养殖户许刚称,当地狐狸胴体收购被一些大肉贩“垄断”,卖到炼油厂,流入饲料行业。潘家湖村因分割加工狐狸肉的行为多次被媒体曝光。多名村民向外界证实,去年该村有人因分割狐狸肉被查。

根据行业标准,毛皮动物胴体禁止食用和用于食品、饲料加工等原料,必须定点进行资源化利用加工或无害化处理。多名狐貉胴体贩子提到炼油、做饲料。郭华称,从他和合伙人这里走了数千吨。他们一边收购狐狸胴体卖给炼油厂,再把油收回来卖给饲料厂。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在河北、辽宁、山东开展毛皮动物屠体饲料化利用试点。山东省畜牧兽医局上报了试点方案,但目前执行得并不理想。临沂利源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具备屠体收集运输车辆和冷库,正在新建生产车间,但车间仍在装修,设备尚未安装。

中国绿发会行动亚洲基金发起人苏佩芬建议,要建立完善的溯源体系,实现动物活体及冻体流向的动态追踪,促进跨部门数据共享。同时要完善养殖场周边人群和动物的生物监测,建立地理空间上的动态监测体系,实现监测和预警的融合。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