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三位85后卖激光雷达年入20.8亿 自动驾驶新星崛起

访客 2025-03-17 09:13:40 3743
三位85后卖激光雷达年入20.8亿 自动驾驶新星崛起摘要: 全自动驾驶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板块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该领域的头部科技公司都获得了不错的估值。3月11日,“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数...

全自动驾驶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板块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该领域的头部科技公司都获得了不错的估值。3月11日,“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禾赛科技实现营收2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创下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78.49%;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约1370万元,经营现金流为6300万元。禾赛科技是全球首家且唯一一家实现全年盈利的激光雷达类上市公司,也是全球首家净现金流为正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

三位85后卖激光雷达年入20.8亿 自动驾驶新星崛起

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实现营收7.2亿元,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33%;净利润为1.4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第四季度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交付量达到22.2万台,同比增长153.1%,超过了去年全年。2024年全年,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交付数量达到了50.19万台,连续四年翻倍增长。

财报发布后,资本市场给予积极反馈。3月11日,禾赛科技股价大涨超50%,总市值达到30.07亿美元。从2024年11月26日起,禾赛科技最高涨幅超过500%,市值猛增超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4亿元。尽管股价有所回落,但长期趋势依然看好。

展望2025年,禾赛科技预计全年营收将达到30亿至35亿元,同比增长44%至49%;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将达到3.5亿元至5亿元。激光雷达出货量预计达到120万至150万台,同比增长139%至200%。其中,ADAS激光雷达占比将超过80%,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目标为20万台。预计二季度将量产面向L3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并持续拓展机器人激光雷达的应用场景。

禾赛科技由三位85后联合创立,分别是李一帆、孙恺和向少卿。李一帆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保送入学,后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取得机器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美国期间,他结识了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向少卿和孙恺。2013年三人成立禾赛科技,分工明确,孙恺担任首席科学家,向少卿出任CTO,李一帆兼任CEO。

2014年,三人回国创业,寻求首轮融资时遇到了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宓群,虽然最初项目被搁置,但李一帆团队给宓群留下深刻印象。随后,禾赛科技调整方向,转向激光雷达领域,并获得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的投资。此后,光速中国和百度联合领投了禾赛科技的B轮融资。C轮融资时,光速中国再度领投,启明创投也在C轮和D轮继续投资。2021年6月,高瓴创投、小米集团、美团和CPE源峰领投D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3亿美元。

2023年2月9日,禾赛科技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19美元,当天收盘于21.05美元,上涨10.79%,市值超过26亿美元。IPO前,禾赛完成过9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5亿美元,管理团队持有公司27.1%的股份。光速中国则持有17.5%的股份。

上市后,禾赛科技经历了中概股整体调整,股价一度大幅下跌。2024年11月26日,禾赛科技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预计实现Q4及全年盈利。这份超预期的财报点燃了资本市场做多的热情,财报发布当天,禾赛科技股价暴涨44.42%。

随着电子智能化趋势的发展,激光雷达前景日益明朗。理想、零跑、极氪、上汽智己、比亚迪、小鹏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始在其新车型中标配激光雷达,价格区间下探至20万至30万元,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在国内市场,禾赛科技已与22家国内外汽车厂商的120款车型达成量产定点合作关系。3月12日,禾赛科技与一家欧洲顶级主机厂达成多年独家定点合作,为其下一代汽车平台提供高性能超远距激光雷达,覆盖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多款车型。这是迄今为止海外前装量产激光雷达领域规模最大的订单。

大和证券发布研报称,禾赛是中国第三大激光雷达制造商,2024年在中国市场份额达到26%。预计2024年至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78%。花旗银行也发布研报称,禾赛科技凭借半导体技术升级,在整体生产成本上比同业低10%—15%,巩固了其市场竞争力。管理层预计,禾赛科技在中国激光雷达市场的长期市占率将超过40%,在海外市场接近50%。花旗银行给予禾赛科技“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上调至36美元。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