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岁孙子花光奶奶4.3万元存款 游戏充值与网购引发关注

重庆市大足区一名13岁的初中男生,在今年2月至3月期间,将奶奶仅有的4万多元存款挥霍一空。其中,他将2万元用于王者荣耀游戏充值,其余部分则用于网络购物。
3月3日下午,老人带着孙子来到智凤派出所求助。她当天接到孙子班主任的电话,得知孩子在学校抽烟,怀疑他动用了银行卡里的钱。开学时,学校要求微信转账交学费,老人不懂操作手机,便让孙子绑定银行卡完成缴费。随后老人去银行查询余额,发现卡里已经没钱了。
老人银行卡里原有的4.3万元是全家唯一的积蓄。老人的儿子精神不正常,儿媳离家出走,家里全靠她一人养牛维持生计。这笔钱原本是留给孙子和孙女的学费。
在班主任建议下,老人到派出所寻求帮助。民警查看银行流水后发现,从2月以来,银行卡内的钱主要用于购物消费和财付通付款。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消费都是由孙子用手机操作完成的,包括购买三部手机,其中两部送给了同学。
为减少损失,民警联系腾讯客服说明情况,并协助提交相关资料。3月5日,王者荣耀官方退回了近2万元充值款。民警还联系到两名同学家长,说明老人的情况后,家长退还了手机款项。
当天,民警对这名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并陪同老人到银行修改密码、取消手机银行及网络支付功能,仅保留柜台取现功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针对这一事件,法学专家陈平凡指出,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未成年人的网络消费需根据其年龄和行为能力判断是否需要监护人同意。未满8周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有网络消费均需监护人代理完成;8周岁以上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小额消费可独立完成,但大额消费需经监护人同意或追认,否则交易可被撤销。若网络服务提供者未落实实名认证或充值限额,则需承担全部责任。
若未成年人在监护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游戏充值,监护人可搜集相关证据联系游戏公司申请退款。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游戏公司需建立预防未成年人沉迷和消费的机制。如未履行实名制或未限制超额充值,监护人可主张全额退款。若协商无果,可通过消费者协会或司法途径解决。监护人也应主动设置“未成年人模式”,限制支付权限,并定期检查账户消费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