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手机走过的弯路,折叠屏只是其中一条 集体押错注?

国产手机走过的弯路,折叠屏只是其中一条 集体押错注?!在华为Pura先锋盛典及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推出了首款阔折叠屏手机华为Pura X。与此同时,其他国内手机厂商的动作也引起了关注。OPPO在2024年全年未发布任何一款折叠屏产品,近期还有消息称魅族大折叠研发已停止,另有两家手机厂商暂停了三折叠产品的研发,行业人士猜测其中一家是荣耀。
从柔宇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消费级折叠屏手机“柔派FlexPai”算起,折叠屏手机已经走过了7年。IDC认为,折叠屏手机在使用场景和消费人群上已经难有更大突破和吸引力,预计2025年会有更多厂商持观望态度,将更加保守。这条曾让国产手机厂商争先恐后押注的赛道,如今几乎可以被证明只是一条弃之可惜,不得不坚持走下去的“弯路”。
回想国内厂商齐刷刷涌入折叠屏赛道的当年,尤其是在智能手机整体销量下滑的背景下,逆势增长的折叠屏一度被视为“全村的希望”。当时,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9年至2023年每年平均下滑4%,出货量累计下降16%。然而,折叠屏手机这条小众赛道却保持着逆势增长。当华为、三星这样的头部品牌都试水折叠屏时,其他厂商唯恐失去机会或者落后于人。同时,折叠屏售价集中在8000元至10000元的高端市场,显然承载了国产手机高端化的希望。
然而,2024年的数据显示,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增速持续下滑。Counterpoint预计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为2500万部,仅同比增长37%,这与2023年的52%和2022年的73%相比明显放缓。即便是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的老大三星,其2024年第三季度市场份额同比下降14%,远不如2023年第三季度的70%。此外,三星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也同比下滑21%。
事实上,早在2024年,就有关于厂商退出折叠屏赛道的传言。尽管OPPO和vivo都否认了这些传言,但传言背后多少反映出这条赛道的诸多不确定性。到了2024年末,当华为全新折叠旗舰Mate X6开启预订时,抢跑“全球第一台双折叠手机”的柔宇已被正式裁定破产。再到2025年初,据外媒报道,苹果的竖向折叠iPhone项目仍在推迟,而魅族的大折叠屏手机研发项目已经停止。
魅族前副总裁李楠曾表示,一个普通5G手机零件成本约3000元,升级为折叠屏后,屏幕额外需要约1400元,再加上电池等其他部件,一款折叠屏手机的零件成本预计5000元。此外,屏幕开模、结构件模具、铰链设计以及软件研发成本,均摊至每台手机约15000元,一款折叠屏的利润微乎其微。尽管如此,荣耀CEO赵明曾在去年9月表示:“现在肯定没有收回,还差得远,不是一个亿,我们做荣耀Magic V2投入了10亿。”因此,尽管国产手机厂商涌入这条赛道时图的是“增长”,如今无法退赛,却是因为沉没成本。可以说,折叠屏赛道近乎陷入了一个不得不坚持下去的“死局”。
回看这几年,国产智能手机行业已经很久没有见到突破性的更新。各大品牌仍在不断内卷,但所谓的创新点更多是围着摄像、电池、5G、高帧率打转。正如“新媒科技评论”指出,智能手机的上一次集体创新要回溯至2018年。彼时,除了iPhone X的诞生外,各大厂商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全面屏手机,通过滑盖、折叠屏、曲面屏、挖孔等方式来提高屏占比的设计,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但短短几年间,革命性的创新成为了泡沫,国产手机厂商大多只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寻求新的创新点,手机厂商们几乎对每一个元器件都做了迭代更新,但这些创新点似乎并未奏效。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折叠屏,此前也有诸多小众赛道如自拍手机、游戏手机引来各大厂商押注。原因在于,对于焦虑的国内手机厂商而言,再小的出路也是出路。就在近日,真我还推出了以“耐玩战神,续航超神”为卖点的新款游戏手机,售价仅1530元起。真我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持续引领创新,打破内卷……通过游戏手机实现产品差异化竞争。”然而,这款游戏手机主打的仍然是续航、帧率等游戏手机的常规性能,这些早已是黑鲨和红魔讲过的故事。
事实上,如果说折叠屏这条小众赛道至少还在让游戏继续,那游戏手机这个赛道其实已越来越接近游戏的尾声。从2018年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开始,游戏手机的确也曾火极一时,甚至带动了一众主流手机厂商纷纷入局。比如,努比亚、联想、vivo、华硕甚至连红米Redmi都相继推出了“游戏手机”。其中,作为游戏手机市场先行者,黑鲨游戏手机刚发布之初就问鼎了该细分品类的销冠。但在2023年,沉寂许久的黑鲨科技被曝经营困难、裁员、欠薪等困难。游戏手机这一赛道被质疑是伪命题。
即便如此,真我还咬紧这条赛道不放,或许更能说明,在“垃圾时间”里,所谓的创新大多都是“强行创新”。在“垃圾时间”,主流市场饱和,创新降速,尽管各大品牌商都在寻找刺激用户换机的新点,成效却并不显著。但垃圾时间总会结束。一个好的信号是,研究机构IDC指出,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表现稳步回升,去年一整年出货量的增速更是接近7%。从销量的角度来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也结束了2023年创下的十年来最低点,同比增长4%。
不过,2025年,手机行业或许将迎来更多新变数。Canalys高级分析师朱嘉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5年不太可能复制2024年的高增长率。因为过去一年的增长很多源自于厂商和渠道对于库存水位的补充和部分市场宏观情况的修复,需求波动和宏观不确定性仍然是首要挑战。简言之,2025年或许仍然是乍暖还寒的一年。回顾过去一年,AI、涨价、出海以及苹果跌下“神坛”,都曾成为消费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在2025年,新浪潮是否会真的出现,还得打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