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厂被迫关停风波中:日产首款智能汽车N7爆单了

时局对于日产来说,确实太难了。
中国业务遇挫、合并本田被弃、CEO引咎辞职……
这不又被外媒曝出,武汉总部工厂闲置率超90%,被迫年内关停…
就在这一片风声鹤唳之中,日产刚刚上市了自家史上首款智能汽车:
日产N7,抓住转型窗口期最后的尾巴,奋力一搏。
工厂关停传闻中上市的N7,什么样的车
仅看N7这款车,第一感受是:
日产拿错剧本了吧?
合资纯电车,不都是油改电吗?
带城区NOA的端到端辅助驾驶,不应该是中国自主玩家独享吗?
轴距3米、车长5米的大型合资轿车,不应该40万以上吗?
即使是2025年合资全面拉响警报的历史转折点,强大的历史惯性依然深刻影响合资车企,绝大部分玩家转型还是小心翼翼。
但日产似乎一夜间就完成了巨人转身。
N7这款车既是日产历史上第一款智能车,也是日系以及整个合资阵营中,从架构到技术再到体验上和中国主流智能车五五开的产品。
整体架构上,N7不同于宝马CLAR、奔驰EQ这样的油改电,也不是大众ID这样的早期纯电。
三电层面,天演架构支持400V和800V平台,充电倍率最低3C,最高6C。N7从30%-80%快充只要14分钟,对外放电6.6kW。
动力上,日产N7提供160kW和200kW两款14合1电机,反应时间快到1/10000秒,高度集成的结构还能提升车内储物空间。
配备58千瓦时和73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有510公里、525公里、540公里、625公里及635公里可选。
日产大沙发久负盛名,N7上又有了新的优化,官方叫AI零压云毯座椅。
看名字很玄,因为座椅里边装了49个智能传感器,配19个气囊,腿部支撑可以伸长60mm。
并且与车身姿态传感器打通,动态调节乘坐姿态和支撑方式,坐起来软硬适中,不累人。
同价位里,甚至越级国产智能车上都没有这样的配置。
智能部分,N7搭载了高通骁龙8295P芯片,系统运行丝滑不卡顿,还内置了DeepSeek,这意味着智能语音识别和人机互动更自然,更能理解用户的需求。
五感联动防晕车系统也是合资车阵营首创的创新点:
系统检测到你要晕车时,空调秒变山林清风模式,香氛释放特调缓晕分子,连氛围灯都切换成镇静蓝。官方戏称这是五感封印术。
辅助驾驶层面,日产直接搭车中国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端到端系统上车,一步到位解锁城区NOA。
当然最最出人意料的,是性价比。
N7 5米车身,2915mm轴距,中大型轿车,售价仅为11.99万-14.99万元。
一句话总结,日产这次出牌,是小鹏P7+的产品定位和配置,卖小鹏MONA 03的价格。
真的拼了,卷起性价比比国产玩家还狠。
N7是日产最后一搏吗?
日产的武汉停产爆料,来自最近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产计划在本财年末(即2026 年 3 月底)结束在东风日产武汉工厂的生产作业。
并且还曝料这座设计年产能达 30 万辆的大型汽车工厂,目前实际产能利用率仅有一成不到。
按图索骥,东风日产的武汉工厂,主要生产ARIYA 艾睿雅和 X-Trail 奇骏这两款车。
其中奇骏对应着日产在中国大杀四方,躺着赚钱的黄金时代,从2017-2019年连续三年占据日系SUV销冠,年均销量超20万辆。
后面的剧情大家再熟悉不过,日产高层不知怎么想的,全新换代车型搭载了1.5T三缸发动机,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感,导致销量骤降,年销迅速跌去2/3,后来又不得不把老款四缸车型请回来救场。
但颓势已难以挽回,目前奇骏即使有四缸车型,月销也仅能维持2000左右。
ARIYA 艾睿雅则代表日产2025年以前试图靠自身努力打翻身仗的阶段,可对比参考大众ID系列。纯电架构,但几乎是智能化荒漠。
关键是ARIYA 艾睿雅上市时间,2022年9月,此时艾睿雅智能打不过小鹏特斯拉,电动干不过比亚迪,售价还定在了30万元左右。
最后的结局是,艾睿雅月销大部分时间稳定在两位数,很少超过3位数,连扑街都扑的无人问津。
对了,这期间日产还推出了e-power混动,不管官方怎么修饰,其实就是增程,而且还是仅有2度电的小电池增程,向上攻不动国产新能源,向下又替代不了日产老款燃油车,所以出现了轩逸多代同堂销售的景象。
日产武汉工厂被迫关停(实际是日产向东风租借的,后续产能应该会回归东风),背后是日产的过去——燃油车的谢幕,和第一阶段转型的彻底失利。
2024年,日产在华销量69.6万辆,相比2021年呈腰斩,3年销量跌去一半。
4月24日,日产汽车修改2024财年展望,将全年销量预测下调至335万辆,全年销售净额预计为12.6万亿日元,营业利润预计为850亿日元,预计净亏损7000亿日元至7500亿日元。
2025年第一季度,日产中国销售12.1万辆,相较于上一年同期又跌了29.5%。
所以N7对于日产中国来说,的确是关系到业务是否还能存续下去的最后一搏。
N7本身,从概念车到量产上市周期仅一年,表现出的产品力和量产进度,是中国智能车全产业崛起的直接证明。
智驾一夜赶超背后的Momenta,也代表中国自动驾驶玩家出海的新高度,成为海外车企趋之若鹜的金字招牌,开始有了智能车时代的博世趋势。
所以对于日产全球业务来说,N7表现出的产品力和理念,是日产当下的混乱与颓势的解药,还是后续持续转型,避免被淘汰的救命稻草。
毕竟,在中国已经击败过日产一次的中国虎狼之师们,现在又浩浩荡荡地杀向了海外。
One more thing
从纸面数据和产品力来看,日产N7产品力相比同级的比亚迪汉、吉利银河E8等等,丝毫不落下风。
更狠的是,日产给出了11.99万元的起售价,几乎击穿国内中大型纯电轿车的低价。
绝对低价的优势,立竿见影:
东风日产官方表示,上市一小时,N7累计订单10138台。
当然说的是订单不是大定,后续能交付多少,一看第一批用户口碑体验,二看东风日产产能。
当然还要看五菱、小鹏、比亚迪等等中国玩家的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