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小米事故疑车门锁死?业内人士发声 两种情况可能导致锁死

访客 2025-04-02 13:01:43 7742
小米事故疑车门锁死?业内人士发声 两种情况可能导致锁死摘要: 4月1日,小米公司公开发布了“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的信息摘要,事故原因尚待警方进一步调查。事故发生后,有人指出小米汽车车门锁住,疑似导致乘客无法打开车门逃生的情况引起关注。当...

4月1日,小米公司公开发布了“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的信息摘要,事故原因尚待警方进一步调查。事故发生后,有人指出小米汽车车门锁住,疑似导致乘客无法打开车门逃生的情况引起关注。

小米事故疑车门锁死?业内人士发声 两种情况可能导致锁死

当天中午,有媒体致电小米汽车客服热线,客服表示若遇到车辆断电车门锁死的情况,可尝试在车辆下方找到应急解锁装置,因为车辆配备了机械把手,在断电的情况下也能打开车门。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业内人士提到,该事故中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车内人员被撞晕,难以手动解锁车门;二是车辆线束被撞断,导致无法传输解锁信号。目前小米尚未公布车门是否锁死的具体原因,但公布了事故的时间点,并注意到事发前车辆已多次发出预警。

根据小米公布的行车记录,在3月29日22:44:24,NOA智能辅助系统发出风险提示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方向盘和制动踏板进行了调整。从驾驶员接管到车辆碰撞水泥护栏,过程仅持续了1-3秒。

业内人士解释说,当事故发生后,车辆可能会因车速过快、线束被撞断等原因导致车门锁死。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车内人员使用破窗工具逃生。但车祸发生时,如果速度过快,车内人员可能丧失反应能力。此外,新能源车的新功能虽然配备使用手册,但消费者未必会仔细阅读,这也增加了车祸后的逃生难度。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0年5月批准发布了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燃,为车上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锂电池具有易燃特性,这一标准是为了确保电动汽车在电池燃烧后有逃生时间。关键在于驾驶员能否在撞击后安全打开车门。

除了电车线束被撞断导致电源信号切断外,还有可能是蓄电池或备用电池遭受撞击后无法工作,信号也无法传输,车辆无法解锁。不少车企已经开始在设计时增加安全冗余,比如加装超级安全模块,以便撞击后信号传输也能正常工作。

专家建议不要迷信“智驾”,目前的智能驾驶系统仍属于辅助性质。购买新车后,用户应仔细阅读使用守则,并在工具箱中准备破窗工具以备不时之需。

关于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责任认定存在复杂性。自特斯拉推出自动驾驶功能以来,国内外已发生多起类似事故。核心争议在于NOA功能容易让驾驶员产生过度依赖,且技术上存在潜在风险。目前在涉及NOA的事故责任认定上没有统一标准,仍然存在广泛争议。

此前也有类似电动汽车发生事故后车门无法打开的案例。例如,2022年2月浙江湖州的一辆特斯拉Model 3在行驶中熄火,断电后车门无法打开。2024年4月山西侯平高速路段发生一起问界新M7 Plus追尾事故,当时也有网友质疑其车门未打开。问界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该车型具备碰撞自动解锁功能,并配置了机械车门内把手,特殊情况下可通过拉动机械把手解锁开门。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