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店“瞬间涨价”引质疑 消费者不满情绪上升

4月6日,重庆的李女士在某在线旅游平台上预订了7月18日至20日安徽合肥某Loft艺术公寓的大床房。两晚的价格分别为276元与268元。由于行程有变,约20分钟后,她准备再订一晚时发现该房型价格已涨至417元。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该酒店询问涨价原因,酒店相关负责人表示,李女士订购的大床房共有10多间,目前仍有不少剩余,但考虑到市场行情变化,例如遇到大型演唱会时房源预期紧张,就会提高价格。至于具体涨幅,该负责人未作详细说明。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也反映遇到过类似情况:有的多浏览几次后酒店价格上涨;有的是下单后酒店未确认,再次查看时发现已经涨价。贵州毕节的张女士为参加事业编考试,于3月24日在一家在线旅游平台以190元的价格预订了考点附近一家酒店。然而,下单后酒店迟迟未确认。半小时后,张女士联系客服被告知需要取消订单重新预订,此时房间价格已涨到260多元。
有着6年酒店收益管理经验的净霖介绍,为实现收益最大化,酒店通常会综合考虑市场行情、已有预订量、历史数据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调价。入住率较低时,酒店可能以低价售卖,当预订量达到一定比例时,会相应提价。小型酒店可能采取人工调价,而大型酒店则依赖收益管理系统自动调整价格。
某在线旅游平台工作人员表示,暑期是旺季,酒店会先放出一些低价房源提升基础满房率,一旦预订达到一定比例,价格管理人员可能会动态调整报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刘春认为,通过动态调整价格,酒店能够提高每间可售房收入,实现利润最大化。然而,这种“瞬间涨价”现象会让消费者面临更高的住宿费用,进而影响酒店和在线旅游平台的形象。特别是当消费者怀疑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时,可能会产生不满,不利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