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物价上涨有多疯狂 民众抢购囤货潮

美国物价上涨有多疯狂!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中国随即对原产于美国的商品加征34%的进口关税。这一举措在美国金融市场和消费市场引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
美股连续两天暴跌,蒸发了47万亿元。苹果、谷歌、微软、英伟达、特斯拉等公司股价纷纷下跌。道琼斯指数两日累计下跌9.26%,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下跌11.15%,标普500指数下跌10.53%。恐慌指数飙升50.93%,创2020年4月以来新高。对冲基金单日抛售规模也创下2020年以来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美国超市物价暴涨30%,民众担心物价继续上涨,纷纷涌进超市抢购,尤其是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被抢购一空。美国网友抱怨菜都买不起了。这种现象源于特朗普对全球加征关税,除了10%的基准关税外,还有高达20%以上的对等关税,严重冲击全球经济贸易。
摩根大通、巴克莱等机构预测,美国2025年GDP可能萎缩0.3%-0.1%,失业率或升至5.3%。这引发了美国民众的恐慌情绪,他们开始在关税实施前囤积物品。从大学生到全职妈妈再到企业高管,各阶层民众掀起了一股“未雨绸缪”式的消费潮。例如,一名22岁的大学生购买了加拿大露露乐蒙的健身服和英国女装品牌的毛衣;一位29岁的全职妈妈大量采购日常用品并计划冷冻保存;一位50岁的纽约市民则购买了电子产品、汽车零件、园艺工具和居家用品,并抢到了一台海信电视机。
美国亿万富翁库班建议民众趁早购买能储存的东西。许多金融从业者也开始询问普通民众是否要将账户转移至海外或将钱兑换成黄金和比特币。这些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措施将于9日生效。
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警告,加征关税将推高价格,并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美国超市里的一些商品价格上涨超过30%,中国商品尤其受到追捧。由于综合税率可能达到74%,美国民众纷纷抢购电子产品、纺织品和玩具以避免未来价格上涨。亚马逊平台上销量高的3D打印机大多来自中国,因为它们性价比最高。一些美国人甚至直接打电话给商场预订最后一台中国电视。
事实上,美国消费者严重依赖中国商品,从日常生活用品到电子设备,从家具家电到服装食品,中国商品占据了主导地位。疫情期间,中国制造的抗疫物资拯救了无数生命,也让美国人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因此,当特朗普对中国加征34%的对等关税时,美国民众感到担忧和不安。
耶鲁大学通过模型预测,如果其他国家实施报复,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将损失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今年美国食品价格预计上涨2.8%,汽车价格上涨8.4%,其他类别产品价格涨幅也将超过10%。美国整体通胀率上升2.3%,联邦税收增加2584亿美元,普通家庭每年增加1900美元的税收负担,收入减少1.9%。
汽车业内人士称,成本最终会转嫁给美国消费者。按照摩根大通估算,汽车关税生效后,通用和福特每年将分别缴纳高达130亿美元和45亿美元的进口关税,这会让更多美国人买不起车,美国汽车销量将下降300万辆,汽车业竞争力也会减弱。
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削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但美国制造能力脆弱,供应链空心化严重。相比之下,中国拥有完善的全品类工业供应链,生产出来的商品物美价廉,深受美国民众喜爱。如果没有这些商品,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压力将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