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投资黄金,我一年赚了200万

访客 2025-04-28 14:29:29 67840
投资黄金,我一年赚了200万摘要: 从2025年开年至今,伴随着黄金市场的上涨行情,黄金回收商张航越发忙碌起来,他的朋友圈里,频繁出现上门回收黄金的案例,“周末去客户家里收2斤金条”“全款收下客户10斤金条”“客户出...

从2025年开年至今,伴随着黄金市场的上涨行情,黄金回收商张航越发忙碌起来,他的朋友圈里,频繁出现上门回收黄金的案例,“周末去客户家里收2斤金条”“全款收下客户10斤金条”“客户出一根1000克的金条赚21万元”……

投资黄金,我一年赚了200万

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客户,是位出手豪横的“大哥”。张航晒出的单据显示,该客户于2023年5月以448元/克的单价,购买重量10250克的金条,2025年2月以668元/克的单价卖出。

以买入总价459.2万元,和卖出总价684.7万元的差价计算,该客户一年多时间赚了225.5万元。

像张航一样,因为投资黄金赚得喜笑颜开的,还有不少人。

一位网友表示,自己于2025年2月以676.5元/克的价格,豪掷超67万元买了一千克金条。“刷卡的时候手都在抖,生怕是冲动消费。”好在,拿到现在,结果是好的,按黄金回收平台“融通金”上780元/克的回收价来算,该网友已大赚10万多元。

另有专业黄金投资者在社交媒体晒出“一夜收益涨6万元”的惊人战绩。《财经天下》了解到,该女士之前都是买金首饰,一方面是出于个人喜好,另一方面是看中黄金的保值性。去年年底开始,她着重于金条投资。

从她的黄金管理小程序“金攒攒”中可以看到,其所有黄金产品平均克价约为660元,购入总价约为150万元,4月21日,她的预估收益为31万元,4月22日也即金价迎来历史高点的当天,预估收益竟然涨至37万元,一夜时间多出6万多元。

“我的黄金信仰驱使着我不能停,但手里没有子弹了,想着跟老公商量一下,没想到老公的意见也是一个劲喊我加码,还给我打了5万元支持资金。”该女士表示。

还有媒体报道称,山西荣河壹加壹连锁超市老板投资黄金大赚1000万元,但这位老板“没有吃独食”,而是慷慨地将这1000万元分给了员工,就连做饭工和保洁员也都包括在内。

专业黄金投资者之外,一些普通黄金消费者也在这轮金价上涨中获益。

90后女生方乔喜欢佩戴金饰,在她的首饰盒里,堆放着四条黄金项链,都是去年4~5月购入的,单价不到500元/克。

“这几条项链来回戴,早就变旧,我也早就腻了。总想买一条新的,但碍于金价太高,舍不得下手。”今年3月,首饰金价已接近800元,方乔本以为换新无望,却意外得知家附近的黄金品牌店里,推出黄金以旧换新的活动。

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询问,最终得偿所愿,用原先10余克的旧项链,换得一条18克的全新金项链。

据方乔回忆,“为了能用最小的代价更换到最喜欢的新首饰,她和男朋友在柜台足足计算了1个多小时”。

“当然,黄金品牌商不会做亏本生意。”方乔告诉《财经天下》,之所以能换得更高克重的新项链,一是因为新项链纯度不如自己的旧项链高,二是品牌商收了近千元手工费。

柜员告诉她,咨询黄金变卖、换新业务的顾客,每天都有好几波,也是观察到这类需求越来越多,所以很多黄金品牌都开始着重宣传此项业务,给高攀不起的消费者提供一个拥有全新黄金饰品的途径。

为了买金,有人10万利息都不要了

相比趁着黄金大涨及时变现的人,不断入场追高的人仍有不少。他们生怕错过黄金牛市,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在一波波的价格震荡中瞅准机会下手。

拿4月22日的北京市西城区菜百总部来说,据去过那里的人讲述,“当天投资金条的购入价格是833元/克,另有14元工费。这个价格不算低,但金条区域人山人海,顾客需要排队结账。而且较受欢迎的小克数的金条很早就卖光了,只剩50克的了”。

的确,对于普通人来说,以当下的价格,购买十几克黄金就要支付上万元费用,这在资金实力上天然设定出一个硬门槛。想投资,但钱不够怎么办?“贷款买黄金”的新式概念应运而生。

《第一财经》报道称,有投资者苦于储蓄不多,做出了抵押老家房产,贷款买实体黄金的举动。这样做的理由是,投资三线城市的房产不如投资黄金增值空间大。而投资黄金后赚的钱,既能还贷,又能有额外收益。

还有投资者试图从银行等渠道获取低利率的消费贷资金、网贷资金、信用卡资金等,转手投资到黄金市场中,以期通过这种方式大赚一笔。

《财经天下》发现,这类投资者,多倾向于免息期短线交易,赚到就跑。

对此,一位银行人士提示称,用消费贷贷款买黄金,属于违规操作。“消费贷合同中会明确约定资金用途,如教育、医疗、与吃喝玩乐有关的消费等。具体到黄金上,黄金饰品类可以买,但投资性实物黄金则不被允许。一旦银行监测到违规行为,贷款将被收回,借款人需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鉴于这种风险性,部分消费者为了投资黄金,做出相当大的自我牺牲。一位消费者自称于今年3月“干了件大事”,提前把未到期的4%利率五年定期存款取出,本金50万元,到期后原本利息能有10万元。在当下的存款市场,如此收益十分可观。

“但这10万元我宁愿不要了,全部买黄金。”该消费者给《财经天下》算了笔账,他入手时金价约为700元/克,50万元能买714克,如果金价涨到800元/克,他能赚7万元,如果涨势够猛,涨到900元/克,收益能有14万元,很快就能超过10万元的利息。

颇有意思的是,这位消费者并没选择在800多元的高点卖出,“既然已经损失了10万元存款利息,不如再耐心等等”。

“集保值抗通胀性强、避险属性强、价格透明、流动性高等优点于一身,黄金投资确实值得一搏,大涨行情下,投资者很难不被诱惑到。”一位贵金属交易的从业人士透露,原来价格高于黄金的铂金,现在回收价只有黄金的三分之一左右。

该人士还观察到,黄金投资的趋势发生着明显变化,实物投资金条更获青睐,“你看那些真正做黄金投资的,基本上都是买金条甚至金砖,而且是大批量买”。

来自中国黄金协会的数据佐证了这一事实。2024年,我国黄金首饰消费量532.02吨,同比下降24.69%;相反,金条及金币消费量373.13吨,同比增长24.54%。

黄金投资还能疯狂多久?

把视角从巨大的需求端转到供给端,除去传统的黄金回收端以外,近年来,银行也纷纷涌入黄金领域,储备、售卖两手抓。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全年累计增持黄金44.17吨,截至2024年底,我国黄金储备为2279.57吨,位居全球第6位,黄金储备量再创历史新高。

“宇宙行”工商银行在2024年年报的“贵金属业务”中写道,该行丰富贵金属实物产品供给,推动黄金回购网点建设,满足客户实物变现需求。创新推出“如意金元宝”“胜算在握(银)”“钱币一克金”等贵金属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购金需求。2024年,工商银行贵金属手佣净收入同比增长33%。

《财经天下》在调查中了解到,工商银行推出的“如意金条”产品,是市面上备受推崇的金条类投资产品之一。产品详情页写道,该产品由Au999.9黄金(是指含金量等于或大于99.99%的黄金)铸造。

规格重量上,它从5克到200克不等。拿2025年4月和2024年3月《财经天下》曾记录过的数据比较,5克重售价从2475.4元涨到4226.3元,200克重售价从98616元涨到168652元,价格几乎翻了一倍。

但高涨的价格,并不影响购买它的人趋之若鹜——所有工商银行不同规格的金条售出总量,从30多万套飙升至100多万套,即一年多时间,工商银行该系列金条卖出超70万套。

“像我们常年搞收购的,工商银行金条、建行金条见得多了。”张航称,“用‘疯狂’两个字来形容金条投资市场一点也不为过”。

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2025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央行、金融机构和超高净值个人投资者对金条等非首饰消费类黄金资产的持续增持趋势将延续。

那么问题来了,未来的黄金市场,值得投资者继续大跨步入场吗?黄金投资的正确姿态是什么?

在独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看来,黄金本轮大涨大跌,与美国关税政策摇摆不定的因素有关。在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背后,促使大量避险资金涌向了黄金市场,黄金市场成为关税政策摇摆不定的直接受益者。

但他同时表示,目前黄金价格已处于历史高位,而且黄金具有不生息的特征,所以投资黄金仍需要谨慎。“任何投资品种的投资占比尽量不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30%,如果黄金价格从高位下跌超过20%,则需警惕金价步入技术性熊市。”

“如果未来关税政策趋于稳定、美元指数开始触底回升,全球避险情绪开始显著缓解,金价可能会触顶回落。”郭施亮告诉《财经天下》。

国新证券分析师葛寿净也在报告中提到,黄金定价已脱离传统框架,转向“全球债务周期与纸币信用缺失”的逻辑,但流动性风险和政策博弈可能导致价格剧烈震荡。投资者应平衡风险偏好,避免盲目追高,关注政策拐点与央行动向。

结合4月23日后开始的黄金价格暴跌,他建议投资者看重黄金的中长期配置价值及资产对冲分散化属性,而非投机获利。

(文中张航、方乔为化名)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