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大V解读 特朗普主义沦为笑话

特朗普二次上台执政满一百天前夕,其民调创下过去80年来历任总统的最低记录。他的外交和关税政策导致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盟友与邻国更加警惕,全球经济与合作机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美利坚帝国的霸权根基似乎动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文教授对此进行了解读。他认为,特朗普主义已经成为世界和美国舆论场中的笑话,国际舆论几乎看不到对特朗普主义的肯定。特朗普本人志大才疏、有勇无谋,表现出一个没落帝国领导者的无力感。未来四年,美国将存在下去,但基于实力、信用和价值观基础之上的美式霸权可能毁于特朗普之手。
未来四年,世界需要适应特朗普2.0时代持续体现出来的“另一半美国”的保守、孤立、封闭、挣扎、退守、自私、无常、焦虑、纠结与暴躁的一面。特朗普的支持者中约有40%的人文化水平不高,盲目崇拜他,撑起了他的基本盘。这些支持者会让他在未来的1300多天任期里时不时爆发出不确定性,无论他做什么,我们都不应感到吃惊,要以平常心对待。
此外,未来四年世界恐怕要进入“没有美国政府”的时代。许多议题上已经看不到美国联邦政府的身影,比如气候变化、高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公共卫生事业、国际人权合作等。特朗普选择退出这些国际组织,未来全球治理工作可能没有美国联邦政府参与。
考虑到特朗普陷入“困兽犹斗”的状态,他可能会采取一些疯狂举动来摆脱内政困境与外交成绩的匮乏。例如,美国可能会采取激进行动全面吞并格陵兰岛、以扩张主义的方式对待巴拿马,甚至对加拿大采取某种激进行动,这会让全世界陷入二战结束以来最糟糕的混乱状态。另外,不能排除在未来1300多天里,全世界出现一场规模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世界级经济危机。
关于特朗普上台100天的主要政策议题,王文认为,特朗普政府已进入“乏力时代”,他可能没有足够力量再去改造什么进程。特朗普过去100天内的十项主要举措大多乏善可陈,如再度退群、政府裁员、放松监管、驱逐移民、扩张领土、接管中东、美俄谈判、压制欧洲、削减援助、全球加税等,均未取得实质性成果。特朗普政府的“百日维新”显然是失败的,接下来他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能够做成的事并不多。
美国外交的混乱源于战略研究界的没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位年轻教授哈尔·布兰德斯指出,特朗普团队内部的混乱不仅因为建制派与他本人的意志对立,还因为团队中有大量人士会按照总统的偏好设定外交动向。布兰德斯将美国的外交政策分为五派:全球鹰派、亚洲优先派、回归美国派、经济民族主义派和MAGA强硬派。这些派别彼此有一定重合,但也有一定分别,都在迎合特朗普的偏好。
这种混乱背后反映了美国越来越缺少大战略家。自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之后,美国已没有真正具备学术功底、智库运营和政府工作背景的大战略家。美国战略研究界的研究功底也在急剧下降,缺乏调研和对世界的发言权。美国社会的分裂也导致了外交的不确定性与飘忽性。
面对特朗普在外交、经贸各个层面发动的冲击,中国应对得当,打出了高分。中国政府为应对特朗普2.0时代的关税战做了多年准备,处理冷静且具有战略定力,回击精准,体现了作为一个全球大国的正义感、战略韧性与高格局。然而,国内知识界依然准备不足,对外阐述和观点传播做得不够,反击力道还需加强。
未来,在平视美国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警惕三种症状:一是“恐美症”,仍然惧怕美国;二是“恋美症”,尤其是一些自然科学研究界的人士对美国念念不忘;三是“防美症”,主要是指不少社会科学研究界人士处处对美国人设防。自然科学界需要有替代创新方案,而人文社会科学界则需要更多地与西方人士交流,通过技术手段和智能科技突破,进入“全民外交”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