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问天”任务究竟是什么 探索小行星与彗星的秘密

访客 2025-05-28 14:05:53 7897
“问天”任务究竟是什么 探索小行星与彗星的秘密摘要: 国家航天局宣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计划于5月29日实施发射。作为我国首个面向小行星探测的航天器,天问二号将通过一次发射完成多项探测任务,包括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伴飞、取...

国家航天局宣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计划于5月29日实施发射。作为我国首个面向小行星探测的航天器,天问二号将通过一次发射完成多项探测任务,包括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伴飞、取样并返回地球,以及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伴飞探测。

“问天”任务究竟是什么 探索小行星与彗星的秘密

天问二号任务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已准备就绪,即将开始推进剂的加注。探测器已完成技术区总装、功能检查和联合测试等工作,发射场也完成了发射前系统间合练,各测控场站进行了联调联控。目前,整个任务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天问二号总的任务周期大约为10年。其中,两年半左右的时间用于完成对小行星2016HO3的伴飞、取样并返回地球。随后,将继续对主带彗星311P进行伴飞探测。选定这两个星体作为探测目标是因为它们具有特殊之处。2016HO3小行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地球准卫星,保留着太阳系诞生之初的原始信息,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主带彗星311P则打破了传统理论,它既具有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又具有小行星的轨道特征,有助于了解小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及其演化机制。

天问二号将面临导航难、取样难、返回难和转移难等挑战。小行星2016HO3体积较小,要在茫茫宇宙中精准定位非常困难。此外,在小行星上着陆和取样也非常复杂,因为其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需要依靠精准的轨道姿态控制。返回过程中,天问二号将以超过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地球,如何保证样品安全返回也是一个巨大挑战。最后,释放返回舱后,主探测器还需利用地球引力弹弓效应再次飞向深空,最终到达主带彗星311P,这对探测器的长期可靠工作提出了极高要求。

此次即将发射的天问二号将开启我国行星探测工程的新阶段。此前,我国成功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并实现了在火星表面的软着陆。未来还会有天问三号、天问四号等任务,分别实现对火星表面采样返回及更远的木星和天王星探测。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