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官方整治16项不规范办学行为 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启动

访客 2025-05-28 17:47:26 2841
官方整治16项不规范办学行为 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启动摘要: 教育部今天发布通知,将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并发布了2025年基础教育规范管理负面清单,对基础教育阶段16项不规范办学行为进行重点整治。此次行动针对基础教育阶段规范办...

教育部今天发布通知,将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并发布了2025年基础教育规范管理负面清单,对基础教育阶段16项不规范办学行为进行重点整治。此次行动针对基础教育阶段规范办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列出的负面清单包括严禁违反规定频繁组织考试,加重学生学业负担;严禁违规安排学生作息,挤占学生课间休息;严禁布置超过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总量和时长的作业,或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等。

官方整治16项不规范办学行为 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启动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指出,作业量对于巩固学习来说是有规律的,不是越多越好。控制作业在科学的时间量上,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留出空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包昊罡认为,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甚至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精准化的作业。这背后考验的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的教学研究能力以及整个教育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

此次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还提出,严禁学校提前开学、延迟放假,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上课补课;严禁中小学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各类竞赛证书、社会培训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学校进行考核排名,对教师进行排名、奖惩。张志勇表示,过去一些学校通过各类考试来选拔生源,或通过各种竞赛证书来作为招生依据,助推了超前学习,加大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这次将其列入负面清单要求,旨在从源头上切断各种提前校外培训所带动的恶化教育生态的问题。此外,负面清单还对不履行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违规征订教辅、利用购买校服牟利等提出了禁止性要求。

此次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从发布之日起启动实施,教育部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地见效。行动将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建设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规范管理问题反映平台,实现举报线索自动分派、整改进度实时监控、办理结果全程溯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进全面应用基础教育办学治校声誉评价系统,对不规范办学行为实行动态分级记录,发挥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作用。各地各校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校园智能安防等系统,加强对校园安全、节假日违规上课补课等实时监控和巡查管理。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畅通并公布举报电话、邮箱、网络平台等受理渠道,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督。对推进工作不力、类似不规范行为反复发生、引起重大不良影响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