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中国民航大学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2+0硕士毕业条件

中国民航大学(CAUC)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ENAC)合作开展的“2+0”硕士项目,是近年来中法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该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民航专业人才,为全球航空业输送复合型技术与管理精英。以下将详细解析2025年该项目的毕业条件,涵盖课程学习、语言能力、实践要求、论文答辩等核心环节,并结合最新政策动态提供实用建议。
课程学习与学分要求
该项目采用全英文授课模式,学制为两年(4个学期),学生需在中国民航大学完成全部课程。根据合作协议,毕业需修满60个欧洲学分(ECTS),其中核心课程占比70%,选修课程占比30%。核心课程包括:
航空运输系统管理(涵盖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机场规划等)
航空安全与风险管理(符合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
航空法规与政策(中欧航空法比较研究)
航空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课程可根据研究方向选择,如“无人机交通管理”“智慧机场数字化技术”等前沿领域。需注意的是,单科成绩不得低于12/20分(法国评分标准),若挂科需在下一学期补考,累计两门不及格将面临退学风险。2025年新增的“航空碳中和技术”课程为必修模块,反映行业对减碳技术的迫切需求。
语言能力认证
尽管课程为英文授课,但毕业生需提供法语B1级(CEFR标准)或TCF/TEF考试成绩单,这是法国教育部对合作项目学生的硬性要求。中国民航大学语言学院提供免费法语强化班,学生需在第二学期结束前通过考试。此外,英语能力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雅思6.0(单项不低于5.5)
托福80分
通过ENAC组织的英语内测(笔试+航空专业面试)
实践与实习要求
项目强调“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培养,学生需完成:
1. 校内实践:包括空管模拟机训练(至少30小时)、机场运行沙盘推演等,由中法双导师评估。
2. 企业实习:第四学期需在航空相关单位(如航空公司、空管局、飞机制造商)完成为期12周的全职实习,并提交实习报告。2025年起,实习单位需具备国际业务背景(如中法合资企业或跨国航空组织),以强化跨文化工作能力。
毕业论文与答辩
毕业论文(15-20千词)需聚焦民航领域实际问题,选题需经中法双方导师共同批准。研究需体现以下特点:
行业应用性:如“基于AI的航班延误预测模型”“中欧航空货运市场对比分析”;
方法论创新:鼓励采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动力学建模等新方法;
国际化视角:需引用不少于30%的英文或法文学术文献。
答辩分两阶段:先由中国民航大学专家组预审,再接受ENAC教授团的线上答辩。答辩语言为英语,重点考察问题解决能力和学术规范性。2025年新增“学术诚信审查”,所有论文需通过Turnitin查重(相似度<15%)。
附加条件与注意事项
1. 学术活动参与:需参加至少3次国际学术讲座(如ICAO线上研讨会)并提交心得。
2. 跨文化考核:完成“中法民航文化比较”线上课程(CAUC与ENAC联合开发)。
3. 健康与资质:无影响航空从业的重大疾病,建议考取民用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如计划进入民航系统就业)。
学位授予与认证
满足所有条件后,学生将获得法国国立民航大学颁发的航空运输与管理硕士学位(Master in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该学位可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享受留学生待遇。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ENAC对学位证书新增了区块链防伪编码,雇主可通过官网实时验证真伪。
结语
该项目的毕业条件设计既对标欧盟高等教育标准,又深度融合中国民航业需求。对于学生而言,需尽早规划语言学习、注重校企联动实践、关注行业技术变革(如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空管自动化等热点)。成功毕业者不仅具备双文化背景下的专业竞争力,更将成为推动全球航空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建议在校生定期查阅CAUC国际合作处官网(可参考来源中的中国民航大学链接)获取最新政策更新,并与项目协调员保持密切沟通。
更多“2025中国民航大学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2+0硕士毕业条件”及其他院校资料电脑端可点击左侧蓝图“咨询”和手机端客户在右下方可直接在线“立即咨询”老师或电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