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四五”期间,我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科研人员正在对大花石蝴蝶的种子进行萌发,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大花石蝴蝶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小草本植物,依托种质资源库大科学装置,我国科学家开展抢救性繁育,培育出数百株幼苗,并于今年6月完成了大花石蝴蝶的野外移栽工作。
聚焦提升作物育种潜能,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了我国43%的作物野生近缘种,共375种、4100份。利用种质资源库采集的这些野生种质资源,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多个团队展开系列研究攻关,有效提升了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作物的抗逆性,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新增采集、保藏各类野生生物种质资源4186种、66572份,不仅有力支撑了我国被子植物、两栖动物等新物种的研究,也在水稻、羊肚菌等物种培育方面取得一批新进展,为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奠定了物质基础。截至2024年底,该种质资源库合计保存各类野生生物种质资源2.7万种、33万份,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