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国首个机器人大厨获批上岗 创新制度助力商业化探索

访客 2025-02-25 18:00:24 5432
中国首个机器人大厨获批上岗 创新制度助力商业化探索摘要: 北京经开区范围内的10万多家经营主体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未来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如何服务好庞大的民营经济主体成为关键问题。一家煎饼机器人公司通过...

北京经开区范围内的10万多家经营主体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未来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如何服务好庞大的民营经济主体成为关键问题。

中国首个机器人大厨获批上岗 创新制度助力商业化探索

一家煎饼机器人公司通过8年的努力,成功研发出能够3分钟完成一个热乎煎饼果子的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拥有100多项知识产权和万个零部件。当产品准备从研发转向商业化时,企业遇到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问题。2023年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修订发布自动设备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办法,但全国还没有先例。北京经开区了解到这一需求后,推动制度创新,最终该公司获得了全国首张热食类餐饮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凭借这张证,公司开始批量交付近百台煎饼机器人,并计划今年将订单目标定为5000-10000台,同时开发现蒸、现烤等系列机器人。

为了更加贴近企业,北京经开区在辖区内设置了11个企业服务港,直接进驻到产业园区大楼,整合近90个政务事项,方便周围2000多家经营主体办理业务。这些服务港可以覆盖企业成长的关键环节,包括落地选址、工商注册、日常经营和技术迭代等,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例如,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在购买工业用地厂房时遇到房产证办理流程性问题,通过服务港机制,企业和相关部门沟通,顺利解决了问题并取得了扩产厂房房产证。

服务港机制还引入了“吹哨报到”机制,即企业有需求时,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共同解决问题。这种高效的沟通方式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护航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