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雷军的高端化战略成了吗 双Ultra引领转型

在智能手机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小米创始人雷军于2020年提出的“高端化战略”标志着公司在技术层面的突围和品牌未来发展的关键转型。2025年2月,小米15Ultra手机与SU7Ultra电动跑车的发布作为这一战略的阶段性成果,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
小米手机业务在高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手机平均售价提升至1102元,4000-6000元价位段销量在安卓阵营中名列前茅。高端手机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台,同比增长43%。小米15Ultra以6499元起售价试图在6000元以上市场与苹果、三星等品牌竞争。
小米SU7 Ultra预售价81.49万元,刷新了小米品牌的价格记录。其卓越性能参数如三电机系统、1.98秒零百加速等甚至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圈速超越了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尽管每台车仍亏损3.77万元,但汽车业务收入已达97亿元,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热烈,小米股价暴涨,市值突破1.3万亿港元。
雷军的高端化战略基于技术自研和生态协同的系统工程。过去五年,小米累计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研发人员占比达48.6%,聚焦芯片、智能驾驶、影像等关键领域。汽车业务中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技术等技术积累也在反哺手机与IoT生态,形成闭环效应。通过与徕卡的合作和Ultra产品序列的推出,小米正在从“参数领先”向“体验优先”转变,强化其高端品牌形象。
截至2024年底,SU7累计订单超30万辆,但存在大量未交付订单,标准版提车周期长达8个月。产能爬坡的艰难凸显了小米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挑战。尽管汽车业务单台亏损已有所减少,若2025年30万辆交付目标未达成,规模化效应将难以显现,盈利仍面临挑战。小米在高端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仍有待提升。售价81.49万元的SU7Ultra年销目标仅1万辆,需在豪车市场中与保时捷等品牌竞争;而6000元以上的手机市场,用户对小米品牌溢价的接受度也需进一步验证。
2025年对小米而言是高端化转型的关键一年。若“双Ultra”能在技术和市场口碑上实现双重突破,小米或将完成从“性价比之王”到“科技奢华品牌”的蜕变。然而,若产能、品控或用户教育等方面出现重大问题,这场转型可能会反噬小米积累的品牌信任。雷军的这场高端化战略既展现了小米的野心,也暴露了转型过程中的阵痛,为其他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化与高端化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