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新词传递哪些新趋势 展现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一些新词,这些词汇传递出新的机遇和发展趋势。例如,“具身智能”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及,与6G、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一起,被视为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指出,要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并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具身智能”指的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使其具备感知、学习和与环境互动的能力。今年以来,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从舞蹈表演到工厂作业,应用场景日益丰富。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预测,陪伴型机器人可能在三年内进入家庭,而用于护理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机器人则有望在五年内普及,这将催生万亿级别的新兴产业。
与此同时,随着5G商用进程加快,6G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焦点。6G理论速率是5G的十倍以上,能够实现与人工智能、智能感知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将在全息通信、自动驾驶等领域广泛应用。中国6G推进组计划于2025年启动技术标准研究,并预计在2029年完成首个版本的技术规范制定。具身智能与6G的发展将共同推动社会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此外,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也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些创新型企业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技术优势,对于引领各行业抓住新机遇、抢占未来赛道至关重要。报告强调,应支持这类企业在新领域快速成长,以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其中,瞪羚企业是指那些已经度过初创期并依靠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进入高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而独角兽企业则是指成立不超过十年且估值超过10亿美元、拥有独特核心技术的未上市公司。
“投资于人”也是今年报告中的一个亮点。该提法意味着将更多资金资源投入到人的发展和保障上,从而直接改善民众生活。过去,一些地方倾向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但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这种做法已不再适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投资效益,通过“投资于人”来引导资金投向民生领域,如城中村改造等项目既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又能拉动经济增长。
零基预算改革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概念,它改变了传统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强调根据实际需求编制预算,打破支出固化模式,确保有限的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后,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报告提出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旨在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同时,还倡导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体现了国家对构建新型房地产发展模式的关注。这些新词不仅反映了当前工作的重点,也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