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媒:DeepSeek最大的价值是被超越 鼓励创新与超越

DeepSeek横空出世,犹如一声惊雷劈开垄断,跻身世界最强大模型行列,开启中国人工智能崭新的春天。成为“顶流”之后,有人形容它“无所不知”,是“万能钥匙”;而它自我评价:“我是工具,能用数据和算法处理已知问题,但未知或主观问题仍需人类介入。”
爆红之余,我们该如何真正地认识它、爱护它、尊重它?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评价:DeepSeek在人工智能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座“里程碑”的成就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突破工程技术,实现高性能、低成本。DeepSeek用少量算力实现了相当于最强大模型的性能,极大降低算力消耗,好用且便宜。
冲破壁垒,实现开源。它跃过了高性能大模型都是闭源的“护城河”,可供使用者检验、修改、进一步研发,可以免费商用,极大拓展了应用场景。一些专业机构用户都可以通过本地化部署,用自己的数据进行训练和使用。
打破迷信,实现普惠。它打破了“高算力高投入是发展人工智能唯一途径”的迷信,让世界各国、广大中小企业都看到了AI普惠的可能性:OpenAI并非不可超越,人工智能可以惠及各国、惠及人人。
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张勇东认为,DeepSeek在高性能、低成本的同时实现开源,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合力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尽管DeepSeek实现了历史突破,但市场并不冷静。有人炒作夸大,用它包装过时的老技术,“新瓶装旧酒”,诱使客户花钱买单;有人贩卖焦虑,宣称“科技巨头全报废了”“所有行业都值得用DeepSeek重做一遍”;还有人“碰瓷”行骗,仅被监测到的仿冒网站、钓鱼网站就有2000多个……
种种乱象增加了DeepSeek被社会正确接纳和使用的成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李兵提醒,政务服务应更加重视真正的改革,优化再造内部流程,接入DeepSeek时要充分评估实际需求,避免盲目跟风,防止“AI形式主义”。
DeepSeek并非万能,和其他大语言模型一样,还存在不少短板,甚至一时难以弥补的缺陷。例如:还不能对真实世界进行感知与验证,还不能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还不能完全摆脱幻觉问题。正如DeepSeek自评:“我并非无所不能,我的能力受限于我所接受的数据和算法,以及当前的技术水平。”这要求我们在积极拥抱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审慎态度。
很多人可能误以为中国已经领先美国,这种不正确的认知和过高的期望会给DeepSeek和其他人工智能机构带来不必要的压力。目前,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大模型,各有特点和优势,需要构建多元融合的中国AI良性生态,避免过度夸赞带来不切实际的预期。
呵护每一步创新,才能催生进一步创新。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表示,中国的AI不能永远做跟随者,必须有人走在前沿。OpenAI并非神一般的存在,他们不可能永远领先。此话在理!
中国所有从事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团队也可以受到启发:DeepSeek只是暂时站在了潮头,AI科技竞争刚刚拉开大幕。当前,我们与国际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具备了对弈资格。这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历史进程。我们应该避免门户之见,倡导开放共赢,尝试建立技术合作交流的可行框架,实现整体进步。在全球竞争加剧、开源技术不断涌现、AI性能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中国AI产业开放合作才是致胜法则。
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起点,DeepSeek是一个里程碑,但它的重大意义更在于用来打破、用来鼓舞、用来启示。DeepSeek最大的价值不是被膜拜,而是被超越,包括自己超越自己。这才是对DeepSeek最真诚的爱护、最本质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