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今年房地产仍是重头戏 政策全力稳楼市

今天,重磅会议上线,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拉开帷幕。报告中提到几件要事,首先是宏观货币指导:GDP目标为5%,赤字率为4%,规模达5.66万亿,地方专项债为4.4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特别国债0.5万亿用于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资金总量增加了2.9万亿,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消费、化债和房地产。
2024年最大的贡献在于测试出了经济复苏的主要路径,“两新补贴”尤为亮眼。例如,办公室实习生小王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通过国补和学生优惠减免了3200多元。手机和家电也出现了消费火爆现象,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补贴申请人数已超过2000万,而家电在去年12月就完成了4585万台的销量。这些数据表明,只要让利,人们的消费意愿仍然旺盛。继续投入资金到各行各业,可以带动生产和消费实现正向循环。
报告还提出了提振消费的十条措施,包括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推动扩大入境消费,健全县域商业体系,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这些领域将是今年的重点,特别是大型设备更新也将正式启动,为经济复苏提供强力支撑。
关于楼市,无论是官方数据还是第三方机构数据都显示楼市已经阶段性稳住。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市场都在复苏,尤其是核心区高总价新房销售火热,但非核心区郊区的房子量价仍在萎缩,低能级城市的楼市依旧不温不火。
上午的第二份工作报告中,李强总理谈到了房地产,并提出了多项措施,包括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标准规范,建设高质量住宅,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
这些措施的核心是全面放开政策约束,下放权限落实任务,给予地方更多支持,收储去库存,建设保障房,减少新房建设,提升现有房屋质量。这符合房地产调控的第一性原理,通过缩减供应和提振需求来稳定房价。
湖北大学近期花费2亿采购旁边的商品房作为学生宿舍,这种“定向量化”的逻辑不仅解决了房企债务问题,还满足了学生住宿需求,促进了银行放贷和周边商业的发展,避免了新建宿舍的漫长周期。这种操作有助于盘活产业链,实现资源错配的矫正。
未来,其他政府单位、国央企、事业单位也可以通过类似方式定向收储做人才宿舍或引入资本做人才公寓,服务于城市发展。只要库存去化完且新增库存得到合理控制,房价就能稳住。
会议结束后,房地产相关部门再次开会强调各地要在落实上真抓实干,不能推卸主体责任。接下来,各个城市将加码推出“止跌回稳”政策,全面赶赴小阳春。大家应积极评估手里的资产,抓住置换机会。
此外,报告还肯定了人工智能、科技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些领域的创新直接带动了民营经济的信心恢复。今年中国经济格局呈现出“新质生产力冲锋在前、房地产经济托底护航”的双轮驱动特征,整体来看,经济基本面会比去年好得多,尽管有挑战和困难,但也充满希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