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胜滔搏两大体育零售巨头面临闭店潮 渠道调整求生

宝胜国际披露的2024年全年业绩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营业收入约184.54亿元,同比下滑8%;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0.2%至4.91亿元;毛利率由2023年的33.7%提升至34.2%;经营溢利率由上年的3.7%提升至3.8%。
宝胜国际背后的宝成国际集团成立于1969年,总部位于中国台湾。2008年,宝胜国际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宝成国际集团主要业务是生产制造休闲运动鞋、服装与配件,为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5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提供设计制造及生产服务,在全球名牌运动鞋及休闲鞋市场中占有约20%的市场份额。
过去一年,零售环境变化迅速且竞争激烈,宝胜通过多元化渠道组合、加强数字化实力、管控折扣、有效存货管理及严格费用控制,巩固了盈利能力及利润率。然而,店铺客流量受零售环境压力影响下滑近三成,导致同店销售明显下降。为此,宝胜推进精致化零售策略,动态管理店铺组合并优化店效,提高直营实体店的销售转换率。尽管如此,截至2024年底,宝胜在大中华区门店数量净减少75家,降至3448家。
近年来,DTC趋势下,品牌商资源更多倾斜向自营业务,对代理商构成挑战。例如,运动品牌在超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开设大型旗舰店,如FILA和lululemon在北京三里屯南区开设的最大门店,Jordan品牌也在三里屯北区开设全球第四家World of Flight门店。此外,李宁在广州推出了首家只展示鞋类产品的SOFTLAND门店。线上渠道也迅速发展,几乎所有运动品牌都有自己的天猫旗舰店、自营小程序和抖音直播间,尤其是抖音直播销量增长显著。
宝胜的主要供货商是耐克和阿迪达斯,两者采购占比超过六成。这使得代理商在供应端调整时容易陷入被动。2022年,受疫情影响,整个运动鞋服行业面临供应链短缺,两大巨头利润大幅下滑。2023年,疫情后续影响仍在,加上俄罗斯业务暂停,耐克和阿迪达斯减产三到四成。
类似困境还出现在零售巨头滔搏身上。根据其2025财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财年总营收130.55亿元,同比下滑7.9%;归属股东净利润约为8.74亿元,同比下降34.7%。报告期内,滔搏销售毛利率下降3.6%至41.1%,存货规模增至61.20亿元。截至2024年8月底的半年内,滔搏门店净减331家。
面对困境,代理商们采取了多种自救措施。宝胜大力发展天猫、抖音等平台上的直播业务,以缓解线下关店压力。滔搏则连续牵手小众运动品牌和户外品牌,如HOKA、凯乐石和norda。这些举措短期内难以带来显著效果,但代理商们仍需继续努力。好消息是,部分体育用品公司正在重新审视与代理商的关系,耐克CEO埃利奥特·希尔回归后着手梳理渠道,阿迪达斯CEO古尔登在中国行中也表示公司在中国市场将经销商作为发展主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