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3点的深夜食堂温暖悄然上演 199种菜肴三周不重样

凌晨3点的深夜食堂温暖悄然上演 199种菜肴三周不重样!凌晨3点还提供“夜宵”,199种菜肴三周不重样,还有食堂文化节和厨艺大赛。近段时间,集团公司各单位掀起了一股秀伙食、晒幸福的热潮,职工们纷纷为自家餐厅点赞。
3月18日11时40分,走进郑州东高铁基础设施段三门峡南综合维修车间职工食堂,明档操作间里大厨忙碌的身影穿梭于灶台间;餐台上红烧排骨、爆炒牛肚等热气腾腾的菜品色泽诱人、飘香四溢;干净整洁的用餐区,职工们三五人围坐一桌边吃边聊,欢声笑语不断。
这里是集团公司首批评定的六个示范职工食堂之一,日均接待郑州东高铁基础设施段、郑州通信段、洛阳房建公寓段等单位200多人次用餐。尽管规模不大,但尽可能在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品种多样上下足功夫,每天推出十几个菜品,一周不重样。除了一日三餐,还根据高铁凌晨“天窗”的作业性质,在3点至5点增加一顿夜餐,提供牛羊肉汤、小米粥等暖心汤粥,努力让职工吃得舒心、满意。
截至目前,集团公司管内50个单位共计投用55个职工食堂、743个伙食团、520个热饭点,实现了5000多公里营业线全覆盖。近年来,集团公司持续聚焦“舌尖上的幸福”,将办好职工食堂作为提升一线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的关键工程。2023年9月,集团公司主要领导明确提出“规范食堂管理,进一步改善职工饮食条件”;同年11月,召开食堂管理现场推进会,从六个方面提出全面提升食堂管理水平的具体要求;2024年4月,将食堂管理工作纳入《郑州局集团公司“十项强基提质工作”实施方案》,并在当月细化下发《集团公司职工食堂管理办法(试行)》;年底,首次开展职工食堂达标评定工作,有效促进各级食堂提质升级。
这些举措开启了食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的实践新篇,为干部职工带来可感可见的变化。例如,郑州北车辆段运用“智慧食堂”系统,清晰准确记录食材采购时间,做到先进先出;郑州电务段增设食材检查区,安装摄像头抽查检验过程;郑州供电段用颜色形状区分不同功能的刀具、容器,严格专物专用;郑州房建公寓段实施“明厨亮灶”,职工可通过屏幕实时监督后厨操作。食品安全贯穿采购、储存、烹饪加工等各环节,一条数字化、标准化防线已然成型。
如何破解食堂管理“众口难调”的经典难题?各单位从职工需求出发进行创新探索。郑州客运段制定ABC三类菜谱、199种菜肴,做到日日不重样,三周一循环;长治东站伙食团考虑女职工占比高,让减脂沙拉、米线、麻辣拌等小吃成为菜单主角;郑州东高铁基础设施段定期举办“食堂文化节”和厨艺比赛,不断提升美食创意研发水平;新乡机务段针对用餐职工中30%是出退勤机车乘务员的实际情况,专门开设了外带窗口,方便其出乘和休息。“以前在单位食堂可能是凑合吃一顿,现在食堂越办越好,我都不点外卖了!”郑州客运段上海一队列车员周锦满意地说。
职工食堂从“众口难调”到“普遍叫好”,民主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集团公司制定食堂日常管理项点时,除了设置“饭菜质量”“环境卫生”等常规条款外,还要求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就餐满意评价。“职工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提出问题和诉求,很快就能得到反馈。”郑州东高铁基础设施段工会主席张凯说。
从经典硬菜到风味小吃,从健康轻食到水果汤品,越来越多的职工在单位食堂找到了喜欢的味道。小食堂里藏着大民生,集团公司将继续拓宽思路,为大家办好这项民生“食”事。如今,放眼集团公司管内,一个个职工食堂的“幸福升级”之路,正在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