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机构看后市:四月基本面主导市场风格

十大机构看后市:四月基本面主导市场风格!本周三大指数表现各异,上证指数上涨0.10%,深证成指下跌0.75%,创业板指下跌1.12%。对于后市走势,多家机构给出了各自的看法。
中信证券认为,4月初关税“风暴”即将落地,中国可能受影响最大,但准备也最充分。控供给、保需求,二季度国内政策发力方向越发清晰。预计A股回暖、港股休整、美股修复。核心资产已体现出极强的经营韧性,左侧布局时机成熟;从流动性层面看,活跃资金明显退潮,产业主题需要催化及时间来蓄势。配置上,延续科技点火、供给侧发力和消费补短板的思路。
广发策略指出,4月是A股一年中“交易基本面”的月份,二三季度也是“景气投资”最有效的时间窗口。这意味着市场将从年末年初的“炒预期”,逐渐转向对业绩的前瞻与验证。参考一季度的工业增加值/PPI以及1-2月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一季报A股非金融总体的收入增速、利润增速有望筑底回升。
中银证券表示,临近4月2日,市场等待特朗普新关税政策的落地。本次关税落地大概率对A股冲击有限。纵向来看,自2018年以来,中国对美出口依赖性不断降低,中美贸易逆差显著收窄。若本次对华加征关税幅度或范围超预期,有望迎来国内对冲政策进一步加码。科技股重估进入阶段性休整,海外关税风险即将落地,短期A股或将进入震荡调整阶段。进入财报窗口期,业绩确定性将成为市场风格超额收益的主要抓手。
华金证券报告认为,今年4月风格可能偏均衡,成长、消费和周期都有配置机会。历史数据显示,4月绩优、政策导向和产业趋势上行的行业相对占优。一季报增速较高的部分周期和消费行业值得关注,同时提振消费相关的消费和科技创新相关的TMT领域也可能受益于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科技产业趋势在4月可能继续上行。
东吴证券分析,自去年9月政策底确立后,本轮“四月决断”更接近2016年和2023年,即基本面定价权重显著提升,二季度需聚焦地产与消费的复苏验证。尽管1-2月经济开局良好,结构上延续了“供给偏强、需求偏弱”的态势,但CPI、PPI增速及社融结构显示市场化需求仍有提升空间。政策底确立后,“四月决断”需重视政策支持下消费复苏的持续性及地产量价的筑底信号。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在美国关税政策扰动下,港股市场将延续震荡走势。中长期来看,港股市场配置价值较高的主线包括:在国内扩内需、稳消费等政策刺激下,消费行业业绩有望继续改善,促进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中低水平的消费股上涨;科技政策支持与产业趋势将迎来共振,相关公司业绩改善预期较强,科技板块有望持续上涨;港股高股息策略仍具备吸引力,尤其是积极进行市值管理的央企高股息标的,可为投资者提供较为稳定的回报,成为较好的避险资产。
民生证券策略报告认为,当前市场的关注点从科技叙事转向经济本身。随着特朗普任期逐步明晰,美国经济不出现明显问题加上渐进式关税可能是海外的基准情形。制造业回流预期下,美国企业提高合意库存水平可能带来资源品与资本品的新需求;我国出口可能依然保持韧性,贸易格局重构也将带来新的机遇,而国内政策的盈利托底效果也在慢慢显现。全球正在重回金融与科技国向下、制造国向上的中长期趋势中。
财通证券建议,从预期交易到业绩验证期,关注财报表现良好的方向。具体方向上,金融红利+消费红利,受益于消费支持政策和景气趋势修复,分红端2024年有望抬升,赔率端也更有性价比,或为当前市场阻力较小的方向,有望接棒行情;之前未涨的新增主题也有望共同接棒。
开源证券从景气预期角度分析恒生科技和美股科技巨头。德邦证券研报则表示,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国内货币财政政策双双发力,全面看好有色金属板块投资机会,贵金属有望长牛,内需相关品种弹性或更大。十大机构看后市:四月基本面主导市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