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照明无人机点亮缅甸震区夜空 救援力量迅速驰援

缅甸发生7.9级强震后,中国迅速派出救援力量前往震区进行紧急救灾。北京时间3月30日,中国国际救援队118名队员携6条搜救犬、2台救援车、救援装备和物资634件套及医疗物资,乘坐2架中国空军运-20飞机飞赴缅甸内比都,随后赶赴灾区开展救援行动。相关机构也第一时间调动多颗卫星对震区进行拍摄,助力抗震救灾。
运送救援力量与物资的运-20飞机具有航程远、载重大、速度快等特点,可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长距离空中战略投送任务,多次赴海外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出征队伍包括地震专家、结构工程师、搜救队员、医疗队员及搜救犬分队,配备生命探测仪、破拆设备及野战医院系统,可独立开展震区两个方向72小时高强度救援行动。
3月29日,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携带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设备、无人机等应急救援物资共112套抵达缅甸仰光,成为首支抵达缅甸的国际救援队。
一位专家表示,中国救援力量非常专业,在多年的一线救援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救援设备成体系。生命探测仪可以在一定距离内发现生命迹象,为人员救援赢得时间。破拆设备可以快速清理废墟、建筑残骸,对发现的人员实施快速抢救。在对被压人员实施抢救后,伤患人员可以被第一时间送入野战医院进行救治。地震预警系统用于警戒可能出现的余震,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便携式卫星设备解决灾区通信不畅问题。无人机用途广泛,可以提前获知前方情况,做好应急预案,并完成应急通信等工作。
地震发生后,多家国内商业航天公司迅速响应,调度卫星对灾区进行拍摄,用遥感技术支援抗震救灾工作。高景一号01星拍摄的卫星影像显示,阿瓦大桥出现严重损毁,桥体坍塌。地震还造成曼德勒市区内大量建筑物倒塌,包括一些高层建筑和大型佛塔。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紧急调度在轨卫星,安排14颗卫星对灾区进行观测。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甘肃数据与应用中心获取了17颗卫星的震前震后遥感数据,通过目视解译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缅甸灾区进行综合研判。遥感数据显示,在震中曼德勒周边120公里范围内,识别出疑似受灾点位483处,其中房屋479处、道路3处、桥梁1处。建筑物完全损毁占比24.8%,重度损毁占比26.2%,中度损毁占比30.4%,无损毁占比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