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95后家长AI问诊致孩子病情延误 警惕AI误判风险

访客 2025-04-01 12:42:04 2285
95后家长AI问诊致孩子病情延误 警惕AI误判风险摘要: AI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医疗领域也不例外。然而,患者应避免因过分依赖AI问诊而错过医院就诊的黄金窗口期。近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生了一起因父母过度信赖人工智能导...

AI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医疗领域也不例外。然而,患者应避免因过分依赖AI问诊而错过医院就诊的黄金窗口期。

95后家长AI问诊致孩子病情延误 警惕AI误判风险

近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生了一起因父母过度信赖人工智能导致的孩子健康危机事件。3岁的欣儿出现反复咳嗽和发热症状,她的父母起初并未足够重视,仅通过手机端的AI问诊平台自行判断为“普通呼吸道感染”,并参考网络建议居家用药。但欣儿的病情持续近一个月,体温一度飙升至40.9℃,咳嗽加剧、精神萎靡,最终父母将其送至医院急诊。

医院儿科团队详细检查后发现,欣儿的病情已发展为肺炎,且病原学检测显示细菌合并腺病毒感染,腺病毒载量高达106。由于病情延误,欣儿的肺部炎症范围较大,血常规提示炎症指标显著升高,需住院接受抗感染、雾化及对症支持治疗。

儿科主治医师张智源解析了欣儿的病情:腺病毒感染早期症状与流感、普通感冒相似,如发热、咳嗽、咽痛等,但其潜伏期长(2-14天)、传染性强,婴幼儿感染后易引发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张医生指出,欣儿的病情反复与婴幼儿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有关,该病毒可长期潜伏于淋巴组织,导致症状“波浪式”反复。部分免疫功能尚未成熟的患儿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或免疫反应过激,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重症肺炎甚至呼吸衰竭。他提醒家长关注危险信号,如孩子发热超过三天不退、咳嗽持续加重、精神萎靡或呼吸急促,必须立即就医。

住院期间,儿科医疗团队为欣儿制定了精准的诊疗方案,护理团队每日细心监测生命体征,耐心安抚哭闹的欣儿,记录细微病情变化。康复出院当天,家属送上两面锦旗以表感激之情。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提醒广大父母,爱与责任不仅需要与时俱进的科学意识,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力,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永远值得最专业的守护。

儿科主任吴北燕结合案例对AI问诊热潮提出理性建议:AI工具的便捷性值得肯定,但其本质是“信息筛选器”,而非“医疗决策者”。AI问诊存在误判疾病严重性、忽略个体差异和延误黄金治疗期的风险。吴主任强调,医疗始终是“人”的科学,医生的价值在于专业收集病史、恰当进行查体、合理安排检验,并将病人各项信息与临床知识和经验在人脑中反复验证,在“相似症状”中捕捉“不同病因”。她建议家长可以将AI作为健康知识补充工具,但在涉及用药、诊断等关键决策时,务必以专业医疗意见为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