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部“造车”大省正在集体崛起 安徽登顶湘豫进前十

访客 2025-04-02 12:47:54 6985
中部“造车”大省正在集体崛起 安徽登顶湘豫进前十摘要: 2025年初,中国汽车产业版图迎来重大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2月各省份汽车产量数据,广东从全年第一降至第二,重庆从第三滑至第五,上海则从第六跌至第十二位。与此同时,中部地区...

2025年初,中国汽车产业版图迎来重大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2月各省份汽车产量数据,广东从全年第一降至第二,重庆从第三滑至第五,上海则从第六跌至第十二位。与此同时,中部地区的“造车军团”表现抢眼:安徽超越广东,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均跃居全国首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湖南和河南在比亚迪等车企的加持下,汽车产量增幅显著,双双进入全国前十。

中部“造车”大省正在集体崛起 安徽登顶湘豫进前十

随着新势力崛起,中部省份正重塑全国汽车产业格局。然而,在皖湘豫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同处中部的传统“造车大省”湖北却略显失意,被挤出全国十强。尽管一两个月的数据难以反映长期趋势,但这些变化仍值得关注。

安徽汽车产量44.48万辆,同比增长21.3%,占全国比重9.99%;新能源汽车产量23.43万辆,同比增长132.1%,占全国比重12.89%。两项数据均超过广东,位居全国第一。奇瑞集团、蔚来汽车、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江汽集团、合肥长安、汉马科技7家整车企业以及2800家零部件厂商集聚于此,形成“合肥—芜湖”双核联动的局面。安徽汽车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但一度处于劣势。2016年,安徽汽车产量为139.12万辆,排名全国第八,此后逐年下滑。2019年,全省汽车产量仅77.62万辆,占比3.6%。安徽逆袭的关键在于押注新能源汽车产业,尤其是引进蔚来和与大众的合作。

湖南今年汽车产量也增长迅猛,1-2月达到22.78万辆,同比增长235.49%,排名由去年第十八位提升至全国第八。湖南新能源汽车产量14.41万辆,超过去年全年,排名提升至全国第四。长沙比亚迪基地是主要贡献者,湘潭吉利基地和长沙广汽埃安工厂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湖南有12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形成了客车、乘用车、专用车同步发展的格局。

河南同样表现出色,1-2月汽车产量22.21万辆,排名升至全国第九。同期,河南新能源汽车产量10.19万辆,排名全国第八。郑州比亚迪整车产量达到54.5万辆,同比增长169.8%。比亚迪还带动了一批零部件企业在郑州航空港区聚集,基本实现本地化配套。专家认为,湖南和河南通过绑定头部企业和政策扶持,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

相比之下,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尽如人意。1-2月累计生产汽车15.98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6万多辆,排名全国第十三位。湖北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5.36万辆,明显低于安徽、湖南和河南。湖北提出助力东风汽车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100万辆的目标,试图扭转局面。当前,中国汽车产能布局正加速向区域集群化演进,中部省份纷纷加快重构汽车产业链,力争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领先身位。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