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击业绩会|浙商银行:不一味追求规模情节,资产结构向“低风险均收益”转变

蓝鲸新闻4月4日讯(记者 金磊)4月3日,浙商银行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针对经营策略、息差走势、资产质量等关键问题,管理层一一作出回应。此外,在前一天刚被提名为浙商银行行长的陈海强也亮相了说明会。
此前发布的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总资产达到了3.3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78%;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76.50亿元,增长6.19%;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51.86亿元,较上年增长0.92%。
经营上做出三大调整,资产结构转向“低风险均收益;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在业绩会回顾近年经营理念时表示,我们将“智慧经营;作为提升特色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的专业专注的行业竞争力的经营法宝。2024年浙商银行坚持把资源用在刀刃上,不断夯实资产负债结构,结合内外部形势变化,在经营上及时做了三方面的调整。
一是经营策略从“资产端发力;调整为“负债端发力;,持续压降存款付息率。
二是从“高风险高收益;调整为“低风险均收益;的资产结构,积极布局项目贷款等收益适中、风险可控的长久期资产,进一步夯实资产底座。
三是从单纯追求“单项收益;调整为“追求场景化的综合收益;转变,不断提升客户粘性,并通过中收扩大工程、弱敏感资产夯基工程、负债结构优化工程、数字化营收提升工程等“四大工程;,全面拓宽收入来源,让资产负债营收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从营业收入构成来看,浙商银行2024年利息净收入为451.57亿元,较上年下降4.99%;非利息净收入为224.93亿元,较上年增加63.17亿元,增长39.05%。浙商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在营收中的占比提升至33.25%。
被提名行长亮相业绩会
4月2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决定,陈海强任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并提名陈海强任浙商银行行长。
陆建强在业绩会上介绍,陈海强曾经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担任我们行两家重要分行的行长,还担任过总行的首席风险官,分管过多条业务线,是我们行里自己培养起来的干部,具有丰富的银行经验,经营管理经验。
被提名为浙商银行行长的陈海强亮相了浙商银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并在说明会上讲述了经营思想与战略。
陈海强指出,在当前低利率、低息差、高风险的背景下,我们推动经营从资产驱动向负债驱动转变。我们开展负债结构优化专项行动,扩大低成本存款规模,全面压降负债成本。目前浙商银行存款付息率连续四年下降,2024年为2.10%,基本达到股份制银行的平均水平。
他还表示,浙商银行再也不一味的追求规模情节,再也不走垒大户的老路,再也不关注短期业绩挣快钱,这些都是浙商银行追求长期价值的选择的方向。
不良资产历史包袱基本出清
从资产质量来看,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38%,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67%,较上年末下降3.93个百分点。
“我来的时候,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化解浙商银行的不良资产。2024年基本出清了不良资产历史包袱。;陆建强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对于2024年浙商银行在风险管理工作,浙商银行行长助理、首席风险官潘华枫进一步补充到,我们风险工作有三个方面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是风险处置力度较大2024年全年处置的不良资产规模同比增加35%,新计提的减值准备较2023年增加将近8%。在此背景下,去年依然保持了净利润增长,这是很不容易的。
二是风控策略更加稳健。面对去年复杂和特殊的形势,浙商银行确立了更加审慎的风险收益均衡策略,进一步加强授信的全流程管理,严控行业和单户的集中度,持续深化重点风险领域化解,比如在房地产方面前瞻性进行主动压退。
三是产业投研能力提升。围绕国家的重点产业和深耕浙江领域,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
针对市场关注的房地产等领域风险,该行管理层表示,近年来通过加大风险处置力度,前瞻性压降成果突出。其中,房地产不良贷款率1.55%,较年初下降0.9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