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暖心!北京大风中有这样一群逆行者 逆风守护温暖屏障

访客 2025-04-14 12:31:52 972
暖心!北京大风中有这样一群逆行者 逆风守护温暖屏障摘要: 这个周末,北京迎来了一场历史罕见的大风。大风过境时,许多市民选择“非必要不出门”,居家避风。然而有一群人却逆风而行,在“风口”筑起一道道温暖的屏障。他们为独居老人送餐上门,跟险情赛...

这个周末,北京迎来了一场历史罕见的大风。大风过境时,许多市民选择“非必要不出门”,居家避风。然而有一群人却逆风而行,在“风口”筑起一道道温暖的屏障。

暖心!北京大风中有这样一群逆行者 逆风守护温暖屏障

他们为独居老人送餐上门,跟险情赛跑“护绿”,解决“断路”危机,逆风“跑腿”寻人。应对大风的动人故事接续上演。“临时家长”和“临时儿女”主动上门,陪孩子们玩游戏,画“打败大风怪”的涂鸦,仔细检查家中水电气情况。4月12日,顺义裕龙花园五区居委会副主任李雪牵挂着社区里刚上一年级的孙悦淇姐妹。当天,家中只有姥姥一人独自照顾姐妹俩。于是,李雪成为她们的“临时家长”,上门守护这一老二小。李雪说:“孩子的父母从事消防救援和社区工作,连续在岗值守。他们在一线坚守,我们在后方理应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分担一些。”

在顺义马坡花园第二社区,早上8点,双丰街道马坡花园第二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岳佳带着热腾腾的早餐和新鲜蔬菜敲响了80岁独居老人袁阿姨的家门。岳佳和两名社区工作者在老人家中仔细检查了窗户密封条,并用胶带加固。岳佳告诉老人今天不要出门,有需要就找他们。中午如果需要,他们会送饭来。岳佳还提到,社区提前摸排了25位独居老人。大风天气,他们一早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采购果蔬和生活必需品,送上门。在北京的不少社区,街道工作人员、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等组成服务队,送菜、送饭、送药上门,保障高龄和独居老人的正常生活。

4月12日10时,房山区工作人员巡查时发现焦庄工业区厂房的彩钢顶被风吹翻,造成双向道路阻断。发现险情后,房山区迅速封闭道路,安排专人看守,出动30名抢险人员和18台套机械设备处置现场、消除隐患。同样在朝阳区,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树木倒伏的报告后,迅速调取监控并派出相关部门处理。约30分钟后,险情处置完毕,交通恢复正常。大风过境期间,海淀区马连洼街道半天内处置了12处树木倒伏险情和120余处折枝。马连洼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马国瑞介绍,他们组建了100多人的应急抢险队伍,确保发生问题10分钟到场。

4月12日上午10时,延庆珍珠泉乡下花楼村因大风导致部分村民通信中断。远在延庆城区的石先生心急如焚,他的父母居住在下花楼村,早上开始老人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他想起当天有一份顺丰快递即将配送,便试着联系快递员梅陈晨。梅陈晨立即答应帮忙,尽管对道路不熟悉,但他没有丝毫犹豫,顶着大风开车行驶在盘旋的山路上。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老人,确认他们平安无恙。梅陈晨还细心叮嘱老人注意安全,并帮忙检查房屋情况。

4月12日12点,怀柔区泉河街道滨湖南街路边一棵粗壮的松树被吹倒,横在马路中央,过往车辆瞬间被堵住。29岁的外卖配送员崔景凯骑电动车路过,立即停下车与一名居民一起搬树。3分钟后,道路恢复通畅。崔景凯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继续送单。

当逆行者逆风而行守护城市,城市也在用温度回馈温暖。从4月11日晚上起,不少商场、园区、写字楼向市民开放地下车库。发布大风橙色预警信号后,各区第一时间“喊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驿站内开设“避风休息区”,提供热水、充电设备、应急药品、暖风设施等基础保障,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一些餐饮品牌还免费为外卖员提供早餐。不少酒店、商场挂出“风再大,门都为您开着”的招牌,为市民和“小哥”们提供歇脚避险的空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