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止重组后,百亿“中国血王”花42亿盘下“湖南独苗” 血制品行业集中度提升

终止重组后,百亿“中国血王”花42亿盘下“湖南独苗” 血制品行业集中度提升。中国“血王”上海莱士近日宣布,将以现金方式收购湖南省唯一拥有GMP资质的血液制品企业南岳生物100%股权,交易总价高达42.5亿元。如果南岳生物在2025年采血浆量达到305吨,还将额外支付5000万元给南岳生物的实际控制人刘令安。
血液制品行业是资源性行业,行业并购的本质在于资源整合和技术提升。通过这次收购,上海莱士不仅能够扩大其在血液制品领域的版图,巩固领先地位,还能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做好准备。然而,这次收购也伴随着风险。上海莱士计划申请不超过30亿元的并购贷款,这将增加公司的负债率和商誉。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上海莱士的商誉账面价值为50.73亿元,若此次交易完成,公司的商誉将超过80亿元。如果南岳生物未来经营状况未达预期,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可能对上海莱士的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此前,海尔生物与上海莱士曾筹划重组,但因交易结构复杂未能形成各方认可的具体方案而终止。这两家公司都属于海尔集团大健康产业“盈康一生”旗下。一边终止重组计划,一边收购湖南“地头蛇”,海尔集团通过上海莱士进入血液制品行业的野心显而易见。
南岳生物作为湖南省唯一的GMP证照持有者,拥有9家浆站,2024年采浆量达到278吨,产品线涵盖多种血液制品。此次交易对价分为基础对价42亿元和或有对价5000万元。资金来源方面,上海莱士计划通过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完成交易,其中并购贷款不超过30亿元。这种高杠杆模式虽然能迅速扩大采浆量和产能,但也增加了公司的负债率和商誉风险。
上海莱士自2008年上市以来,已成功完成了对多家血液制品企业的并购和整合,目前在全国拥有5大生产基地和44家单采血浆站。此次收购完成后,上海莱士的浆站总数将增至53家,采浆量预计提升18%至1778吨。这有助于其巩固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的领先地位,并为其在华中地区的产业布局提供重要支点。南岳生物的产品线和技术优势也将与上海莱士形成互补。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外延并购和内生增长促使行业整合步伐加快。2024年,新获批浆站3个,新增在营浆站17个,推动了浆量稳步增长。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行业采浆量13,400吨,同比增长10.9%,其中天坛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莱士等主要企业的采浆量占据了国内市场80%左右,行业规模效应凸显。
这笔价值42亿元的交易不仅是上海莱士在资源争夺战中的胜利,也揭示了血液制品行业的资本逻辑。在人口老龄化和医疗需求增长的背景下,血液制品行业正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上海莱士通过高杠杆扩张,试图在行业竞争中抢占先机。然而,这种“举债式扩张”究竟是突围火焰还是饮鸩止渴的冒险,仍需时间验证。
海尔集团近期还进行了多项重大资本操作。2025年初,海尔集团斥资超百亿元,先后战略入股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新时达和汽车之家。这些动作表明海尔集团正在从传统的家电制造向智能制造、大健康、汽车后市场等多个领域扩展。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资源,海尔集团试图打造出一个涵盖智能家居、智慧出行、健康医疗的超级生态。
目前,海尔集团旗下共拥有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3500亿元。这些公司涵盖了家电、物联网、大健康等多个领域。海尔集团还成立了多个投资平台,如海尔资本和海尔金控,致力于在智能科技、医疗健康等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此外,海尔集团还成立了创业加速平台海创汇,孵化了多家独角兽企业和上市公司。未来,随着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IPO推进,海尔集团有望进一步壮大其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