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信托15年女高管被免职,营利双增之下,11亿贷款“踩雷”

近几年中原信托高层人事变动频繁。2022年4月原董事长赵卫华因违规收受礼金、20箱茅台被查;同年7月,具有多年工行背景的曹卫东接替了董事长一职;在原总经理崔泽军于2023年末辞职后,2024年初从内部提拔了老将赵阳为总经理,同时新任2名副总经理。
如今高管团队再迎重要调整,4月1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免去李信凤(女)中原信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职务。李信凤已在该岗位任职15年。
股权方面也几经变更,原第三大股东河南省豫粮粮食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豫粮集团”)与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光大信托”)的合同纠纷案件持续了四年多,豫粮集团迟迟未向光大信托支付股权回购款,导致其持有的中原信托股权被拍卖,三次流拍之后于2023年7月抵押给光大信托。
中原信托2024年营收、净利双双增长,反映出其在业务转型方面收到了积极成果,其中房地产信托资产持续压降,6年压降近380亿元,占比由2017年末的34.3%降至2023年末的7.33%。不过目前中原信托与地产公司仍有大量司法纠纷尚未完结,历史遗留风险如何解决?是否会对公司盈利产生影响?
1 董监高变动频繁
此次被免职的李信凤58岁,有32年的金融从业经历,历任中原信托金融部、财务部经理、总经理助理、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2010年7月以来,李信凤在副总经理(副总裁)及总会计师职位任期已经近15年。
通知中并未说明李信凤被免职的原因。
近几年中原信托高层变动不断。
2022年4月,中原信托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卫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15年至2022年,赵卫华先后收受礼金、消费卡共计45万元和高档白酒20箱;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宴请;与家人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安排,赴国外旅游。赵卫华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从公开资料来看,赵卫华曾在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任职多年;2014年12月任中原银行行长助理,后陆续成为党委委员、副行长;2020年6月任中原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距离其落马时间不足2年。
从通报的违法违规时间来看,发生在中原银行及中原信托任职期间,董事长在任职期间发生严重违纪行为,说明公司治理存在重大缺陷和风险隐患。
赵卫华被查之后,具有多年工行背景的曹卫东接替了董事长一职。2022年9月、2023年2月,曹卫东的董事、董事长资格相继获得监管核准。
2023年12月,60岁的崔泽军因到龄退休辞去职工董事兼职位董事、总经理职务。
2024年1月,中原信托从内部提拔了赵阳为总经理,同时任魏磊和李雨丝为副总经理。赵阳有30年左右的金融从业经验,是中信信托“老将”,此前担任副总经理一职8年。
除了以上三人的任职情况,在2023年年报中,中原信托还披露了其他多名董监高的人员变动情况,涉及副总经理、监事会主席、职工监事、董事等职位。
董监高频繁变动,说明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可能存在问题,也可能会影响业务发展方向、公司战略调整。
2024年5月,中原信托负责人李佳明还因“违规向信托投资人出具兜底承诺”,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河南监管局警告。
2 股权关系动荡,光大信托因“要债”被动成为第三大股东
中原信托成立于1985年,前身为“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信托投资公司”,后经改制重组,于2002年重新登记并更名为“中原信托投资有限公司”,2007年更名为“中原信托有限公司”。
近年来,中原信托的股权几经变更。
2018年年初,中原信托拟采取增资扩股的方式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应对新的监管政策调整及激烈的资管市场竞争,拟增加注册资本26.1亿元,由36.5亿元增至62.6亿元。
2019年1月,河南盛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盛润集团”)退出中原信托四大股东之列,将持有的12.54%股权全部转让给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南投资集团”),后者持股比例由48.42%升至58.97%。
另外两家股东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原高速”)、豫粮集团持股比例不变,分别为31.91%、9.12%。
这一变动被业界理解为中原信托混改前的股份收拢。不过,如今注册资本停留在46.81亿元,距离当初62.6亿元目标尚有一定差距。
2022年5月-9月,中原信托原第三大股东豫粮集团持有的9.12%股权四次被搬上阿里拍卖平台,报价由6.17亿元降至5.99亿元,其中一次被撤回,另外三次均以流拍告终。

来源:阿里拍卖平台
此次股权拍卖之前,2023年3月,二股东中原高速曾发公告宣布,放弃此次股权优先购买权且不参与竞拍。即使竞拍获得该笔股权,中原高速仍为中原信托的第二大股东,中原信托的控制权不变,在资本管控方面对中原高速无实质性变化。
豫粮集团拍卖这笔股权,主要与光大信托的合同纠纷有关。
事情要追溯到2019年5月,豫粮集团向光大信托转让其持有的河南邓州农商行6000万股股份对应的收益权,约定豫粮集团按照回购期限以回购价款为对价,向光大信托支付回购上述收益权,豫粮集团全资控股股东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南国控”)承担连带责任。
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光大信托向豫粮集团分九期支付了股权转让价款,合计3.954亿元,但豫粮集团未能按照约定时间履行回购本金、回购溢价款的义务,于是光大信托将豫粮集团及河南国控告上法庭。
2020年12月,经兰州中院判决,豫粮集团向光大信托支付回购本金3.954亿元,违约金2316.67元,河南国控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来源:天眼查
不过由于豫粮集团迟迟未执行判决,才导致其持有的中原信托股份被拍卖。
根据中原信托2023年年报公布的信息,2023年2月,其收到甘肃省兰州中院裁定书,将豫粮集团持有的中原信托股权抵债给光大信托。2023年7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该笔股权已变更至光大信托名下。截至报告日,光大信托未履行股东资格监管核准程序。
被动成为中原信托第三大股东之后,接下来光大信托是选择持有还是转出?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表示,光大信托如何对待这笔股权或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战略规划、资金状况、监管环境及市场条件等。如果光大信托认为持有中原信托股权能够带来长期价值,并且符合其战略目标,那么它可能会选择持有。反之,如果这部分股权被视为非核心资产或者存在其他更优的投资机会,光大信托可能会考虑将其出售。最终决定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
2023年12月,中原信托经股东会审议通过,并由监管核准,注册资本由40亿元增至46.81亿元。不过在此之前两个月,第二大股东中原高速公告称,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及自身实际,拟放弃此次增资扩股。结合此前放弃对豫粮集团持有股权的优先购买权,可见近年来中原高速无意增持中原信托。
增资扩股完成之后,河南投资集团持股比例由58.97%升至64.93%,中原高速持股比例由31.91%降至27.27%,光大信托持股比例由9.12%降至7.8%。
3 营收、净利双增,房地产信托资产6年压降近380亿元
根据中原信托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告,实现营业收入8.82亿元,同比增长11.6%;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3.49%,该营利数据在信托行业处在中下水平。从总的业绩来看,营收、净利双增,在信托行业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中原信托2024年财报尚未公布,根据2023年财报数据,截至报告期末,中原信托信托资产总计3972.28亿元,同比下降5.41%;信托收入185.6亿元,同比下降5.95%;信托净利润166.04亿元,同比下降3.97%。整体来看,信托业务处于收缩态势,在全行业中处在中上水平,根据Wind数据,2023年末中原信托的信托规模、营收、利润在59家信托公司中分别排在21名、16名、14名。
从各项业务收入来看,2023年利息净收入仍为负值,只不过亏损有所减少,由亏损4893.01万元变成亏损548.63万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分别同比下降25.17%、44.97%;公允价值变动好转,由-2.83亿元变为2515.32万元。
业务占比最高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均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说明中原信托各项业务发展不平衡,主营业务发展面临一定挑战。
从资产行业分布来看,实业资产1428.26亿元,占比最高,为35.96%。
近年来房地产信托资产及占比显著下降。截至2017年末,中原信托房地产信托资产670.68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的34.3%,此后一路下降,截至2023年末信托资产降至291.11亿元,占比7.33%。6年时间信托资产金额压降379.57亿元,占比下降26.97个百分点。

来源:中原信托财报
但从裁判文书来看,中原信托与多家房地产公司有大量司法纠纷,包括上海亿丰企业集团、海南万宁华凯置业、河南盛润置业集团、重庆兆盈实业集团、河南大京江房地产发展、河南锦恩置业等,执行标的少则数千万元,多则上亿元,涉案地区前三名分别为河南、天津、广东。
这些房地产公司基本都出现严重的财务问题,存在破产、失信、被执行等情况,即便赢了官司,中原信托也可能面临讨不回债的情形。
中原信托在财报中指出了经营发展的不利条件,其中提到,信托行业面临严监管的政策,融资类业务管控严格,信托公司的盈利能力短期内面临较大压力;房地产行业未有明显好转,销售恢复难达预期,随着化债一揽子政策落实,城投信用阶段性恢复,但后市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信托公司面临风险管控压力。
余丰慧认为,近两年信托业整体发展情况表明,行业正处于转型深化阶段,信托公司的经营业绩面临一定的压力。尽管如此,信托业的资产规模有所回升,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房地产行业的下行确实对信托公司带来了挑战,尤其是那些持有较高比例房地产信托资产的公司。根据数据,多数信托公司已经将房地产信托资产规模降至较低水平,这有助于降低房地产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信托公司化解存量地产信托风险的方法包括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强化项目管理、密切监控信用风险以及积极参与“保交楼”等措施来维护社会稳定。
除了房地产,中原信托还因踩雷其他项目而陷入舆论漩涡。
2024年8月,网传一封《致建业集团的一封信》将建业集团及中原信托推上风口浪尖。在这封信当中,建业集团员工表示,2020年以来,建业集团以员工福利为由,通过中原信托的融资通道陆续发行了多期信托,共计18期,融资规模约13亿元。2022年到期的委托人一次性获得20%兑付,剩余80%兑付无望,而2023年到期的债权人本金和利息均不予兑付。
该事件中,中原信托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逾期产品如何解决,目前尚未得知。
2025年1月,中原信托的一款信托借款案件有了新进展,经河南高院二审判决,借款人深圳市天富锦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天富锦”)偿还中原信托本金10.97亿元、利息1.805亿元以及相应的罚息、复利、违约金3.693亿元,合计超16亿元。
事件要追溯到2018年12月,中原信托向天富锦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1亿元,用于天富锦偿还金融机构负债及采购货品,贷款总期限36个月,贷款年利率9%。
即便该笔贷款设置了多重担保机制,但由于担保方均为天富锦关联公司及关联人,天富锦申请破产之后,担保机制形同虚设,16亿元最终能要回来多少还很难说。
上述两起事件都暴露出中原信托在风控上的缺失。
近几年,中原信托业务转型进入快车道,聚焦主责主业,回归信托本源,除了房地产信托持续压降之外,还设定了业务结构转型升级、固有资产配置优化等目标。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也反映了转型有了一定成果。
未来中原信托高管团队能否稳定下来,能否解决好历史遗留风险?信托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何?评论区聊聊吧。
*:not([class*="icon"]):not([class*="fa"]):not([class*="logo"]):not([class*="mi"]):not([class*="code"]):not(i){font-family:PingFang SC,Arial,"Material Icons Extended",stonefont,iknow-qb_share_icons,review-iconfont,mui-act-font,fontAwesome,tm-detail-font,office365icons,MWF-MDL2,global-iconfont,"Bowtie" !important;}[class*="code"]{font-family: Consolas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