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明珠的“间谍论”令人害怕 引发信任危机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近日在公司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并称海归派里有间谍。这番言论引起了广泛关注。会上,董明珠顺利当选新一届董事,并再次当选格力电器董事长,开启她执掌格力电器的第五个三年任期。
尽管近年来贸易壁垒增加,但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的决心从未改变。中国在核心科技领域不断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家知名科技企业的领导人对海归人才持有如此观点,显得不合时宜。
近年来,各地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如深圳的“孔雀计划”和上海的“浦江人才计划”,旨在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助力产业升级。在这种情况下,知名企业家却对海归人才抱有莫须有的敌意,令人费解。这种言论可能会让即将回国或已经回国的海外人才感到不被信任。
董明珠的“间谍论”不仅破坏了社会对多元化人才价值的共识,还可能使中国失去未来前沿产业创新的关键机会。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2024年海归求职者中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高达78%,且多集中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对人才应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否则员工之间的信任度会降低,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也会受到影响。今年以来,一些企业家表现出了一些反市场的封闭和保守姿态,言必称“资本家”“间谍”等非市场色彩的言论,试图通过道德绑架来抢占舆论高地。这种行为反而加剧了舆论场的撕裂,影响正常的商业生态。
因此,现在是时候呼吁企业家们回归市场,专注于商业本身,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