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资本疯抢沪上阿姨

访客 2025-05-08 17:05:34 25712
资本疯抢沪上阿姨摘要: 上海最大的奶茶公司上市了。5月8日,港股迎来了年内第三家新茶饮公司上市。按照门店总数计算,它是业内目前排名第三的品牌。门店已过9000家的沪上阿姨,上市首日高开68.49%,报19...

上海最大的奶茶公司上市了。

资本疯抢沪上阿姨

5月8日,港股迎来了年内第三家新茶饮公司上市。按照门店总数计算,它是业内目前排名第三的品牌。门店已过9000家的沪上阿姨,上市首日高开68.49%,报190.6港元/股,开盘总市值195亿港元。创始人单卫钧和周蓉蓉这对75后夫妻,上市后控制公司78.78%的股份,据此计算,两人身家已超153亿港元。

沪上阿姨是一家颇有些与众不同的奶茶公司。它从上海弄堂里起家,却在齐鲁地区发展起来,在低线城市成长,成为北方市场排名第一的“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在下沉市场,它面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是“雪王”蜜雪冰城,现在双方同样登陆港股,沪上阿姨能在新一轮茶饮排位赛中取得获胜的机会吗?

01 北方县城中产,撑起沪上阿姨

沪上阿姨的上市,赶上了好时候。

在2025年,新茶饮迎来了上市潮。开年仅3个月,古茗和蜜雪冰城就相继登陆港股,不久前霸王茶姬也在美股上市。尤其是蜜雪冰城,上市首日股价即大涨超43%,一举扭转了此前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在IPO首日跌破发行价的现象,目前其总市值已逼近2000亿港元。

投资者对新茶饮赛道的热情被彻底点燃。沪上阿姨本次IPO拟发售241.134万股H股,筹集资金超过2亿港元,发行规模并不大。但5月7日的认购结果显示,沪上阿姨超购倍率达到了3400倍,申购额超940亿元。

本次IPO发行中,沪上阿姨还引进了两名基石投资者——盈峰控股和华宝股份,合计认购金额921.55万美元,按照发行中间价计算,合计认购股份总数占总发行数的28.42%。其中,华宝股份是公司的奶茶原料爆爆珠的供应商,而盈峰控股作为财务投资人更为引人注目。

在盈峰控股身后站着的,是美的集团创始人的儿子何剑锋。他通过盈峰集团全资持有盈峰控股的股权,近年来已经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布局。通过盈峰集团,何剑锋已投资过商汤科技、云鲸智能、酷哇机器人、粤芯半导体等众多项目,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案例之一,就是斥巨资控股顾家家居。

实际上,沪上阿姨早在2020年,就曾吸引来头部投资机构的关注。当时,嘉御资本的创始人卫哲主动找上了单卫钧和周蓉蓉,投出了橄榄枝。

卫哲作为阿里的前高管,曾被誉为“马云的接班人”。包括安克创新、泡泡玛特、京东物流、锅圈食汇等知名品牌背后,都有他的投资身影。在当年喜茶、蜜雪冰城风头正劲时,卫哲就“相中”了还只有2000多家门店的沪上阿姨。对于投资它的原因,卫哲曾公开说,沪上阿姨“成功把一线城市的一线口味,带到了下沉市场的年轻人中间”。

市场一直在寻找“下一个蜜雪冰城”,沪上阿姨恰好切中了这一点。它所讲述的“万店下沉”故事,让投资者充满了期待。

从招股书来看,2022年到2024年,沪上阿姨的营收分别约为21.99亿元、33.48亿元和32.8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3.88亿元和3.29亿元。2024年,公司的毛利率为31.3%,净利率为10%。

这和其他上市的新茶饮品牌相比,成绩并不算耀眼。在港股新茶饮概念股中,沪上阿姨不仅去年的营收数据低于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和奈雪的茶,在净利润上也要逊色于蜜雪冰城、古茗和茶百道,名列第四。可是,上市首日它的市值却比茶百道高出不少。

从商业模式上来看,沪上阿姨和其他连锁新茶饮品牌相似:通过加盟模式扩张,从加盟商手中赚钱。沪上阿姨目前也以加盟门店运营为主,截至2024年底,其旗下门店有99.7%是加盟店。全部年营收中,来自向加盟商销售货物、原材料、设备以及加盟服务费的收入达到31.69亿元,占比96.5%。

但和很多品牌专攻一、二线城市不同,沪上阿姨的“底盘”在广大的下沉市场。

截至2024年底,沪上阿姨已经拥有9176家门店,从门店总数上来看仅次于蜜雪冰城和古茗,在国内新茶饮市场中排在第三位。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比达到50.7%。这部分市场也成为沪上阿姨业绩增长的主力,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公司贡献了45.5%和48.2%的营收。

沪上阿姨产品所在的价格带属于7~22元中端区,是新茶饮赛道中竞争最激烈的区间。此前定位高端市场的喜茶和奈雪的茶等,也在近年来调整价格进入中端区间,并开放加盟。新茶饮竞争已进入红海,亟须拓展新的增量市场。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三线及以下城市预计将成为现制茶饮店市场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按商品交易总额(GMV)计算,2023年至2028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22.8%。

在下沉市场中,沪上阿姨已经狂奔多年。在2022年,沪上阿姨门店数为5000多家时,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就开出了2565家店,并在2023年和2024年又分别增长了1284家和780家店,均达到了当年公司全部新增门店数量的50%以上。

可以说,沪上阿姨收入的半壁江山,是靠数量广大的“县城中产”撑起来的。

不过,在下沉市场早已有了蜜雪冰城这个“王者”:凭借着高性价比和超4万家门店的规模,牢牢占据着低线市场消费者的心智。今年上市的古茗,截至2024年底也已经逼近万店规模,并且有5091家门店开在了三线以下城市。

沪上阿姨近年来进行了品牌扩张,“多线作战”。除了主品牌“沪上阿姨”外,还打造了高端精品线“沪咖”,并在2023年推出了专为三线及以下城市打造的“轻享版”门店,把产品定价降低到10元以内,隐隐对标“雪王”,强化自己在下沉市场的优势。

尤其是在2024年,沪上阿姨“轻享版”还经历了一次升级,新的2.0版本命名为“茶瀑布”,把加盟模式做得更轻、成本更低,进一步降低了开店门槛,在下沉市场和一、二线城市的非核心商圈,积极争夺价格敏感型消费人群。

在2024年,公司107.36亿元的GMV中,主品牌“沪上阿姨”占了105.22亿元;“轻享版”的门店数量从2023年的93家快速提升到了492家,创造了1.71亿元的GMV。其中,茶瀑布门店一年就迅速增长到了304家,GMV超过了7300万元。

与此同时,沪上阿姨还有另一个独到之处:这位从上海起家的“阿姨”,却是个“北漂”。

一直以来,南方市场都是新茶饮赛道的必争之地,多数新茶饮品牌都是在南方城市创办,在老家扎根。像从成都崛起的茶百道,门店主要集中在四川、浙江、广东和江苏等地;起家于浙江的古茗,在浙江、福建、广东的门店数量都超过了千家。和它们相比,沪上阿姨旗下门店总数超过500家的区域市场里,除了广东外,均分布在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其中山东排名居首,拥有1209家门店;整个京津冀沪上阿姨开出了1020家门店,仅天津一个直辖市就有331家店。而像福建、浙江这样的茶饮“重镇”,沪上阿姨的门店都不过只有两三百家,即使在上海,它的门店也只有109家。

在招股书中,沪上阿姨也强调,截至2023年,它已是北方规模最大的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直到2024年,北方市场的门店数量占比仍然超过52%。

填补了北方新茶饮市场的空白、在下沉市场的缝隙里崛起,沪上阿姨得以在新茶饮江湖中冲杀而出。截至2024年底,沪上阿姨的三大品牌,一共卖出了6.15亿杯奶茶,平均单店每天GMV为3753元。

02 在山东做大的上海“夫妻店”

沪上阿姨,为什么会把目光投向北方市场?

实际上,创办了沪上阿姨的单卫钧和周蓉蓉夫妇,经历的是一个先“南下”又“北上”的创业历程。

两位创始人中,周蓉蓉是山东烟台人,江苏人单卫钧则是位“山东女婿”,起初和妻子一起在山东工作。十多年前,两人不满足于家乡的安逸生活,决定卖掉房车南下,到上海任职于一家美企,这才有了后来沪上阿姨的故事。

他们创业也是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2013年的一天,周蓉蓉在一条上海弄堂闲逛,看到一家连门牌都没有的奶茶店门口,却排起了长队。当时新茶饮行业方兴未艾,珍珠奶茶和果茶风行一时,这家门店却是把奶茶与上海本地习惯食用的血糯米混合熬制,贴合了上海人的茶饮口味。周蓉蓉和单卫钧由此突发奇想:做一款有着上海弄堂特色的“沪式奶茶”,或许能从奶茶市场中拼出一片新天地。

说做就做。夫妇二人辞职创业,开始研发奶茶。他们把血糯米、青稞、燕麦等食材融入茶饮中,跨界搭配,创造出了“五谷奶茶”这一新概念。2013年7月,他们的第一家25平方米的奶茶店在上海人民广场开业,招牌产品就是血糯米奶茶。

为了纪念启发这一产品的上海弄堂奶茶店阿姨,夫妻俩将新店命名为“沪上阿姨”。门店开业第一天,就卖出了1000多杯奶茶,首月营业额突破了30万元。

首店成功后的问题,就是如何开拓市场。但在上海开了几家店后,夫妻两人却将目光投向了当年他们工作和生活过的山东。尽管五谷奶茶算是土生土长的上海茶饮,但是它适合热饮,而热奶茶显然在天气寒冷的北方更有市场。

夫妻两人还察觉到,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租金高昂、竞争激烈,也影响了门店的利润。相反,在二、三线及以下城市中,人口基数大、市场竞争少,当地的消费能力却在不断提高,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市场。

彼时,大多数品牌还在一线城市开卷。在北方,河南的“雪王”以卖刨冰和冰激凌起家,也刚刚正式进军新茶饮不久,并在2014年才建立起自己的物流体系,确立起走下沉市场的策略。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也为沪上阿姨早期的迅速生长奠定了基础。

绕开奶茶激烈竞争的南方“主战场”,沪上阿姨从2014年开始下沉,并在次年开放加盟。“向北走”之后,山东成为沪上阿姨开店的大本营,并拓展到天津、河北等地。

那段时间,沪上阿姨几乎是以狂风暴雨般的攻势,在北方市场攻城略地。到2015年12月,其门店总数已突破200家。单卫钧当年提到在天津市场的开拓时曾说:“我们一开始定下的打法就是会持续、密集地开店,实现我们的战略构想——大家不用等太久,在15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内可以买到。”

在沪上阿姨开店最密集的地区,在500米半径内可以连续看到6家门店。这也就意味着,当这里的消费者逛街时想尝试一下奶茶时,第一时间看到的,很大可能就是沪上阿姨。

北方市场就这样被沪上阿姨打开。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食品和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告诉《财经天下》,北方市场原有的消费习惯更倾向于瓶装饮料,如碳酸汽水、啤酒、果汁以及本土特色饮品等。“在北方市场还是一片蓝海的时候,沪上阿姨很好地把握到这个契机,这种逆向思维造就了其快速发展。”

也正是这种高效率、主打下沉市场的“小店”模型,打动了卫哲。从2020年到2023年,嘉御资本连续三次给沪上阿姨追加投资,助力它的扩张。

拿到了资金弹药的沪上阿姨,在2022年还启动了“百日千店”加盟计划,开启分期付款模式,把近5万元加盟费调整为可3年分期,每年1.66万元,管理费直接减免。

沪上阿姨的门店增长速度全面进入了快车道。在2020年,当喜茶、奈雪的茶还只有几百家门店时,沪上阿姨的门店总数就已超过了2000家,在2023年底达到7789家。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从门店总数和GMV增长率来看,沪上阿姨是国内以门店总数计算的前五大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中,增速最快的一家。

但沪上阿姨还想跑得更快。从2024年起,新茶饮领域掀起上市潮,拿到资本市场的入场券,无疑将是它们能继续留在牌桌上的一大保障。

在新茶饮市场中,沪上阿姨一直是个比较低调的品牌。它主打下沉市场的“小镇青年”,但门店数量还少于蜜雪冰城和古茗;它走的是“新中式”路线,但后起之秀霸王茶姬以更高端和年轻化的品牌形象,气势汹汹地追赶而来。

沪上阿姨开始作出调整。早在2019年左右,沪上阿姨就进行了一次转型,加入鲜果茶产品,切入南方市场,品牌形象也从卷发上海老阿姨变成了穿着旗袍的中式“美女阿姨”。此后,沪上阿姨像蜜雪冰城一样,开始在全国市场开店。

等到了2024年,沪上阿姨的品牌形象再度变更,成了一位梳着时尚波波头的“摩登女郎”。在官方信息页面,对公司的介绍也变成了“摩登东方茶”,来吸引更多的年轻用户。在各项海报和品牌形象设计中,还加入了“猎豹”这一元素,在官网信息里主打宣传词中,也强调要“跟随心中猎豹”。

沪上阿姨也像猎豹一样,更加激进地进击,开足马力提升扩张的速度,来撑起收入的增长。为了争夺加盟商,公司也在极大限度地降低加盟商的运营成本。

官方信息显示,为了促进加盟,从今年4月7日起到6月底,新加盟商的加盟费立减2万元,还可享受开店补贴,最高可优惠18.98万元。加盟“茶瀑布”,不包含店面租金、转让费及装修费,前期总预算则只有4.98万元。

一位业内人士向《财经天下》透露,加盟像茉莉奶白这样近年来崛起的新茶饮品牌,开一家店的费用在60万元左右,投资回报期是10~15个月。相比起来,加盟一家沪上阿姨的成本可以说是被控制到了极低的程度。

一轮跑马圈地之后,沪上阿姨的门店总数突破了9000家,也终于走到了敲钟的一刻。

但对于公司来说,新的难题仍然扑面而来:IPO给了新茶饮公司们更大的增长池,却也把它们推入了更激烈的市场考验之中。

03 单店赚钱能力在下降

随着开店密度的加大,沪上阿姨赚钱,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了。

在2023年,沪上阿姨的财务数据表现异常亮眼,营收同比增长52%,净利润也同比大幅度增长160%。但在2024年,经过了一年的加速奔跑之后,公司门店量净增加1387家,增长反而出现了瓶颈:营收同比微弱下滑1.9%,净利润同比降低15%。

与此同时,沪上阿姨的单店GMV也出现了下滑。招股书显示,在去年,沪上阿姨所有品牌平均单店GMV从2023年的156万元下降到137万元,平均每单的GMV也从26元降低到了25元。其中沪上阿姨主品牌加盟店的平均GMV由160万元下滑到140万元。

在招股书中,沪上阿姨将下滑原因归结于行业整体增长的放缓,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并强调这给加盟店的食材及其他原材料需求带来了负面影响。例如在新一线城市中,尽管去年增加了154家门店,来自这部分市场的收入却从2023年的8.02亿元下降到了2024年的6.77亿元。为了应对竞争,公司的营销费用也在上升。

此外,沪上阿姨也表示,2024年的业绩下滑,和股份支付和上市开支的增加有关。去除这部分开支后,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4.18亿元,经调整净利率为12.7%。但这和上一年的4.1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相比,也仅实现了微增。

在下沉市场中开拓,“成本战”是关键。卖4元一杯柠檬水的蜜雪冰城能够盈利,并在2024年实现了17.9%的净利率,正是依靠其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实现了成本控制。蜜雪冰城提供给加盟商的原材料多数为自产,并且自建了物流系统。

包括沪上阿姨在内,大多数新茶饮品牌还主要依赖外部采购原材料的模式。和“雪王”在低线市场竞逐,沪上阿姨的护城河还不够深厚。

沪上阿姨过去依靠规模扩张来换取营收增长的方式,也在竞争加剧的当下经受着考验。在利润率仍不够高的情况下,以加盟模式为主的沪上阿姨肩上的压力也在加大。在林岳看来,它“如何保证加盟商的利益,是重中之重”。

深耕北方市场是沪上阿姨的另一大优势所在。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即使是北方奶茶消费市场也已接近饱和。林岳告诉《财经天下》,未来的市场空间不多,社区店、交通枢纽可能是最后所剩无几的“战场”。

在林岳看来,对于以加盟模式为主的沪上阿姨来说,想实现增长,要么在供应链上找利润点,要么在渠道上找突破口,但这两个方向都需要本钱来铺路。趁着资本市场对新茶饮赛道表现出友好的态度,沪上阿姨如今上市,算得上时机正好。在融资之后,它也将会有更大的信心去开拓市场、发展子品牌和研发新品。

但沪上阿姨,还需要进一步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竞争力。如何把上市筹集的资金花在真正的“刀刃”上,或许将是它面对的下一个命题。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