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算力上星”实现突破 开启太空计算新时代

访客 2025-05-16 09:09:42 7919
“算力上星”实现突破 开启太空计算新时代摘要: “算力上星”实现突破 开启太空计算新时代!5月14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的12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

“算力上星”实现突破 开启太空计算新时代!5月14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的12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这次任务是“星算”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构建由2800颗计算卫星组成的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

“算力上星”实现突破 开启太空计算新时代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在太空中建设算力基础设施可以实现数据实时处理,减少对地面算力的依赖,突破地面算力瓶颈。多家上市公司也表达了参与相关产业链上下游投资的兴趣,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

“星算”计划首发星座的12颗计算卫星采用国星宇航自研的智能网联卫星平台,搭载了之江实验室星载智能计算机、星载高速路由器等设备,具备太空计算和互联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认为,人工智能不能因为缺失算力而缺席太空,构建太空计算星座能让单颗卫星发挥更大价值,对空天产业变革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卫星等航天器产生的数据量迅速增加,“算力上星”能打造太空智能中枢,满足日益增长的太空即时计算需求。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指出,太空计算生态网络将为低空经济、生态保护等下游应用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例如实时监测低空飞行器的位置和状态以及提供林火秒级监测感知。

开普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各展所长。开普云与合作伙伴共同主办了“星算”计划全球发布会,表示将积极参与“星算”计划建设,推动空地一体化算力网络赋能行业应用智能化升级。千方科技则提到“星算”计划具备低成本、全覆盖、可持续的特点,覆盖太空边缘计算和地面人工智能特殊场景的需求。航天电子的激光通信产品可为卫星互联网配套使用,公司正加快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和产品谱系拓展优化。

柏文喜表示,“算力上星”将成为全球航天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我国在这一领域走在前列,进行前瞻性布局的企业有望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