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半年亏11亿,何小鹏回应了

访客 2025-08-23 11:09:34 51084
何小鹏回应公司半年亏损11亿,表示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当前困境,包括优化成本结构、加强核心业务、探索新的增长领域等,他强调,公司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力争实现业绩反弹,虽然面临压力,但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何小鹏回应公司半年亏损11亿,表示正在采取措施应对困境,包括优化成本、加强核心业务和探索新增长领域等,公司对未来充满信心。

终于,小鹏汽车花出去的钱,能比之前听到更多回响了。

8月19日,小鹏汽车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交付新车约为19.72万辆,同比增加279.0%;汽车销售收入为312.5亿元,同比增长152.8%;汽车毛利率达到12.6%。

其中,第二季度小鹏汽车的交付量达到10.32万台,同比增长241.6%;汽车销售收入为168.8亿元,同比增长147.6%;季度毛利率为17.3%,超越了同期的特斯拉(17.2%)。单看汽车毛利率为14.3%,较2024年同期上升7.9个百分点。

得益于交付量和毛利率的提升,小鹏汽车上半年累计净亏损11.4亿元,与2024年上半年26.5亿元的净亏损相比有所收窄。现金储备环比净增超22.9亿元,达到475.7亿元。财报电话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明确表示,公司将在今年四季度实现首次季度盈利。

01、品牌高端化命题待解

回想两年前,小鹏汽车还是“蔚小理”中最不被看好的那个,现如今,小鹏的日子轻松了不少。仅第二季度的研发投入就达到了22.1亿元,同比增长50.4%;同时其销售管理费用也上升至21.7亿元,同比增长37.7%。小鹏汽车解释称,这部分增长主要是销量上升,相应地增加了向特许经营店支付的佣金导致,其门店数量也比第一季度增加了79家。

“我们在2025年全面完成了智能化和电动化新一代技术平台的升级,与竞争对手全面拉开了技术代差。这将使我们的大产品周期产生更强势能,加速规模增长。”何小鹏颇为自信地表示。他的新目标是随着全新小鹏P7的交付,从今年9月份开始,小鹏汽车月交付量稳健地超过4万辆。

技术和产品最终能否转化为市场优势仍然有待观察。但过去一年,小鹏好像突然摸准市场脉搏,将MONA M03以及P7+这两个初出茅庐的全新车型,都打造成了爆款。

MONA M03是2025年上半年紧凑级纯电轿车的销冠,P7+则是中大型纯电轿车的销量亚军。这两款车目前是小鹏汽车的销量支柱,再加上G6、G9和X9的持续贡献,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整体交付量在新势力车企中仅次于零跑、鸿蒙智行和理想汽车。

不过,这也让外界对该公司的印象停留在“低价”和“性价比”上。而这一点恰恰是何小鹏非常不认同的。

据悉,今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将发布首款鲲鹏超级电动车型(增程车型)小鹏X9,该车定位40万元级别;即将在下周上市的全新小鹏P7,则是定位在20万~30万元的纯电轿车。

“2026年和2027年两年是小鹏全新产品发布的两个大年,多款30万级以上的全新车型会出现。”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说。

提升中高端车型销售占比,市场会否买账?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小鹏汽车的“产品定义”能力被低估了,出于销量层面的考虑,小鹏的老车型在强调智能化能力的同时,设计和功能性都基本以家用为首要诉求,但现在小鹏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变成了“颜值”。

MONA M03与P7+的成功,都与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明年会在多项科技上增加投入提高溢价。未来会在颜值方面增加更多投入,打造新的优势。后续还会提升品牌建设,从而提高产品售价,带来毛利和净利润的增长。”何小鹏说。

其实,2024年起小鹏就明确将“设计”与“自动驾驶”并列为核心竞争力,并在广州和上海成立了设计中心。何小鹏还表示,计划从2026年开始通过品牌价值提升来支撑长期盈利。

现在小鹏汽车的产品矩阵涵盖了轿车、SUV和MPV,价格带也从11.98万元覆盖到41.98万元。另外在动力形式上,小鹏不再坚持纯电路线,不久后将推出增程式车型,X9增程版已经出现在工信部申报目录中。

转回头来看现阶段的“蔚小理”:蔚来依靠乐道L90背水一战,理想汽车正从0到1奋力叩开纯电市场的大门,小鹏则需直面品牌高端化的关键命题。

02、与大众的合作,仍很关键

从财报看,除卖车外,小鹏汽车上半年整体毛利率改善,离不开服务和其他收入的提升。

2025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服务及其他收入为13.9亿元,同比增长7.6%。整个上半年,这部分业务收入为28.3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小鹏汽车为大众汽车集团提供的技术服务贡献收入最多。

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投资约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4.99%的股份。2024年7月,双方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合作的联合开发协议,小鹏为大众在中国生产的CMP和MEB平台联合开发电子电气架构。

今年8月15日,双方又称将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从大众在中国市场纯电车型平台,进一步部署到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平台。

在财报电话会上,小鹏汽车投资副总裁Charles Zhang表示:“今年下半年,预计这两项合作的收入有望实现一定增长。至于新拓展的电子电气架构合作,相关收入将在这些燃油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开始量产后确认。基本上是在原有两项经常性收入来源之上,新增的第三项经常性收入来源。”

和大众合作后,小鹏汽车在海外市场表现渐佳。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海外交付量超过1.8万辆,印尼工厂生产的首台小鹏X9也已交付。

在小鹏的拿手好戏AI智能化和智能驾驶方面,何小鹏也透露了新消息,支持L4的车型将在2026年量产,“会在拿到相关政策批准后,在部分区域开始试点Robotaxi运营和服务”。

何小鹏认为,目前市场中有不少通过后装支持L4的车型,但仍没有真正在前装量产具备L4能力的车型。而小鹏Robotaxi的差异和优势大致有两点,一是其为共享同源代码和模型的前装车,配备硬件冗余和云端接管功能;二是不依赖高精地图,能在更大范围内提供服务。

小鹏汽车计划在早期阶段自行运营Robotaxi,待验证后再寻求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商业化。人形机器人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量产,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将在小鹏科技日亮相。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