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叠男孩”术后40天首次坐直 医者仁心重塑生命脊梁
经过40天的术后恢复,“折叠男孩”终于首次成功坐直,经过医者的仁心治疗,成功重塑了其生命脊梁,这一进步是巨大的,表明男孩正在逐步摆脱困境,这一事件彰显了医者仁心的力量,他们为病患带来了希望和新生。
“折叠男孩”术后40天首次坐直 医者仁心重塑生命脊梁。8月5日下午,在成都京东方医院脊柱外科病房,21岁的“折叠男孩”姜延琛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慢慢坐稳。这是他经历第四次手术后首次能够挺直脊梁端坐。
这份“新生”的背后,是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梁益建博士团队十个月的四度攻坚。作为国内首位将头盆环牵引技术用于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的专家,团队面对的是罕见的“反向折叠人”病例——这位山东少年因先天性肌肉病,脊柱反向折叠180度,头部和臀部仅有一拳距离。
为帮助姜延琛摆脱“反向折叠”的枷锁,梁益建博士团队分阶段实施了四次高难度手术。2024年12月进行了反向截骨术,胸腰段60度截骨,利用3D打印导板避开1.5毫米厚脊髓包膜,首次将躯干打开至120度;2025年2月完成颈椎翻修术,创新技术实现40度矫正;2025年4月进行髋关节松解术,关节镜辅助松解挛缩关节;2025年6月的胸腰段重塑术持续了12小时,梁益建教授一度跪着完成关键操作,确保操作角度分毫不差。
由于脊柱扭曲导致神经脏器受压,稍有不慎即可能导致终身瘫痪甚至致命。团队通过改良头盆环牵引、设计分段式体位架以及多学科合作突破技术瓶颈。最终,脊柱从“反向折叠”矫正至近直立,累计矫正170度,生理曲度恢复。
在这条重生的路上,老山前线一级战斗英雄王曙光给予了温暖的支持。他曾失去双腿,但通过努力不仅不拄拐行走,还跑过马拉松。3月5日,他专程来到医院看望刚做完第二次手术的姜延琛,分享康复经验并鼓励他坚持下去。此后,王曙光通过微信和电话多次关心姜延琛的康复情况,并托人送来慰问金和陆军短袖衬衫。
姜延琛自身的勇毅也令人敬佩。高考时,因身体无法坐直,他趴在瑜伽垫上完成了考试,最终超过二本线60分,考上了大学。术后康复期间,他严格遵循梁益建博士团队的康复方案,每天进行6-8小时的外骨骼训练和核心肌群锻炼。
如今,姜延琛已进入康复冲刺阶段,康复出院后将继续读大三。梁益建博士团队仍在密切跟进他的康复情况,不断调整训练方案。医者的坚守、英雄的鼓励和患者的坚持,让这场跨越病困的生命接力持续向前,让人们看到面对困境时,只要彼此支撑着往前走,希望就永远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