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元消费成瘾,12岁女孩半年消费近十万,妈妈报警求助
一名12岁女孩在半年内疯狂消费9万元,引发母亲担忧并报警求助,此事引发关注,并指向了二次元消费文化,女孩的消费行为涉及大量二次元产品,如动漫卡牌、手办等,此事提醒社会需关注青少年消费观念的培养,以及二次元消费背后的风险。
最近,上海浦东警方接连接到几起家长求助,都是关于未成年人偷偷网络消费的事情。一位洪女士拿着手机账单焦急地向警察求助,她的女儿半年内花了9万元。这些事件让家长们既着急又生气,也提醒大家:移动支付虽然方便,但孩子的“消费观”不能没人管。
11岁的小彤想赚点零花钱,在网上挂了卖游戏账号的帖子。很快有人联系她,并提出找个“第三方见证人”保证安全。小彤按照对方指示,在京东买了200元消费卡作为“保证金”,结果对方通过屏幕共享骗走了卡密。直到施女士发现异常并报警,民警曹昕晨联系京东客服后,才追回了这200元。小彤这才明白,网上的“专业买家”可能藏着陷阱。
更让家长头疼的是12岁的小莉,她迷上了二次元周边产品。半年里,她借着用妈妈手机网购的机会,偷偷买了一大堆周边,花了整整9万元。洪女士看到账单时震惊不已。民警何一灵上门了解情况后得知,小莉刚上初中,成绩下滑且没有朋友,购买周边成了她唯一的解压方式。何一灵与小莉聊起了她喜欢的角色,引导她要理性消费,并建议洪女士多陪陪孩子,不要只关注成绩。
12岁的小顺也遇到了类似问题。他的妈妈毛女士忙于工作,经常把手机给他当“电子保姆”。小顺偷偷记下支付密码,在游戏中充值超过2万元。直到毛女士收到银行卡余额不足的短信,才发现儿子闯了祸。民警曹雨沁帮着联系游戏客服,退回来1.2万元,并与小顺交谈,让他意识到花妈妈的钱充游戏是不对的。
这些事件反映出孩子们的不懂事和家长的疏忽。现在移动支付太方便,孩子拿着手机可能没概念“点一下”就是真金白银。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家长忙着工作没错,但不能忘了多关注孩子,不仅要管好支付密码、开启消费提醒,更要了解孩子在想什么,为什么会沉迷网购和游戏。
警方提醒家长一定要设置支付密码,别让孩子轻易知道;开启消费短信提醒,定期查账单;最重要的是多和孩子沟通,教他们区分“需要”和“想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提前引导才是真的对他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