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所中小学共同举行敬师礼,传承尊师重教美德
为了传承尊师重教的美德,千所中小学齐声行动,举行敬师礼,这一活动旨在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通过敬师礼,学生们向老师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进一步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这一活动不仅是对教师们的表彰和肯定,更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
千所中小学齐行敬师礼 传承尊师重教美德!9月8日上午,济宁市在高新区孔子学校举办2025年秋季敬师礼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突出爱党爱国、尊师重教、勤学善思等优良传统,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清晨,编钟古乐在校园奏响,学生们先向孔子像行三鞠躬礼,再依次走到老师面前一一鞠躬献花,并双手递上亲手书写的感恩卡。通过复刻千年的传统仪式,学生们感悟到了尊师重道的厚重。
老师们礼送毛笔,并赠言:“写字笔杆要正,一笔一划写端正,做人做事更要正!”毛笔作为传统文化的符号,象征着踏实治学与方正品格。老师们将刻有“笃学笃行”的毛笔赠予学生,既希望他们踏实治学、笔耕不辍,更愿他们如汉字般方方正正,传承优秀品格。
尊崇师长、重视教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精神基因,中华文化宝库中始终闪耀的珍宝。它记录着历史的厚重,散发着智慧的光彩,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世界。
这次“敬师礼”活动是一场探寻文化本源的“寻根之旅”。师生们顺着历史的长河回望,从子贡尊师守墓六年以表敬意,到岳飞拜师执礼甚恭砥砺品格,这些流传百世的故事指引着尊师重教的前行之路。探寻其根源,只为在文化的根基中汲取力量,让尊重老师的传统深深印刻在师生的思想深处,懂得这不仅是一种礼仪准则,更是对知识、对智慧的由衷敬仰。
据了解,此次敬师礼活动只是济宁构建“以礼促教”模式的一个缩影。全市14个县市区学校将结合地域特色进行创新。目前,全市1000余所学校开发了“敬师礼+”校本课,非遗课程如扎染、拓印、沥粉画、舞龙舞狮等年均授课超过3500课时,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超过2500场次。经典诵读大赛已连续举办13年,覆盖学生超58万人次,结合传统文化将“敬师”的内涵不断延伸,“尊师尚礼”已成为济宁独特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