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长期熬夜引发心梗,年轻男子遭遇健康危机

访客 2025-09-15 17:41:11 7743
一名32岁的男子因长期熬夜突发心梗,提醒年轻人不能过分依赖年轻的身体资本而忽视健康,长期熬夜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从而引发心梗等严重疾病,年轻不再是免疫的标签,年轻人也应该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和规律作息,保持身体健康。

心梗、脑梗等过去多见于老年人的疾病,如今逐渐影响到年轻人。泉州32岁的刘先生因长期熬夜,突发急性胸痛两小时后前往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经过65分钟的紧急救治,刘先生终于脱离危险。医生提醒,心梗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持续熬夜和过度疲劳都可能诱发血管闭塞、心肌梗死。如出现持续胸痛、胸闷、出冷汗等症状,应高度警惕。

刘先生是一名财务人员,平时不爱运动,几乎每天都要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才入睡。事发当晚8点左右,他在家中突发胸痛,大汗淋漓,全身湿透。当时他正忙着加班赶报表,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便继续工作。但胸痛持续了两个小时没有缓解,直到10点才在家人陪同下就医。到达医院时,刘先生胸痛难忍,表情痛苦。医护人员立即对他进行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通过绿色通道将他送往手术室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顺利结束后,刘先生的症状明显缓解,住院观察五天后出院。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近十年来,45岁以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年均增长7.5%,25岁到44岁发病占比从3.5%升至6.8%。心梗年轻化的主要原因是年轻人经常处于高压状态并透支身体,导致血管内皮受损,斑块堆积。连续熬夜、焦虑失眠会让血管持续痉挛、血脂升高,加速斑块形成。每天久坐超过10小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50%,加上饮食不规律,长期摄入高盐外卖等,易导致血脂血糖升高,血管受损。

除了长期熬夜,刘先生还患有痛风,这也加速了血管破坏。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抽烟史等人群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发群体。长期大量吸烟会造成人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破坏血管内皮,诱发急性血栓,导致血管急性闭塞,继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不少年轻人出现早期心梗不适时选择强忍,可能会错过120分钟黄金救治时间。几天前,该医院还接诊了一名43岁的陈先生,他突发胸痛后,在症状持续20多个小时后才就医,送医时血管已出现大量血栓。医生给予抗凝治疗,术后复查造影,病情才逐渐好转。心梗发作前身体会发出求救信号,典型表现是突然出现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程度剧烈,同时伴有大汗淋漓等。此时不能再拖延,必须立即就医。有的患者会出现上腹部不适、呕吐、恶心反胃、腹部胀气感明显,有的会牙齿疼痛及左侧颈肩部不适,伴左上肢放射疼痛。

在发生急性心梗后的120分钟内开通血管,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心脏破裂、致命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出现心梗,应第一时间拨打“120”。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因恶心、呕吐物导致窒息。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应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尽快采取专业的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年轻人要保持规律作息,饮食均衡,戒烟限酒。每周可进行5次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游泳。每静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进行伸展或慢走,促进血液循环。每周进行2次力量训练,如平板支撑、靠墙深蹲等,有助于提升基础代谢和心肺功能。各年龄段人群都要定期体检,20到30岁每年检查血压、血脂等,30到40岁每2年检查颈动脉超声,有家族史者40岁前注意做冠脉CT排除疾病。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