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北京,AI红利竞逐,云计算厂商激战,腾讯云出海提速——智能化与全球化驱动下的竞争态势

访客 2025-09-18 15:02:38 3401
北京正迎来AI红利竞逐,云计算厂商激战正酣,腾讯云积极出海拓展,以智能化和全球化双轮驱动,紧跟技术前沿,在云计算领域,各大厂商正努力挖掘潜力市场,推动智能化发展,为各行业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腾讯云凭借其技术实力和全球化战略,正逐步扩大市场份额,为未来的智能时代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竞逐AI红利,云计算厂商热战升温,腾讯云出海提速 智能化与全球化双轮驱动!进入AI时代,云计算厂商迎来了新的增长机遇。9月16日,腾讯云宣布正式发布智能体战略全景图,全面开放AI能力、C端和B端优势场景。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表示,向智能化要产业效率,向全球化要收入规模,已成为企业增长的两大核心动力,也是影响未来行业格局的关键。

当天,腾讯云发布了多项AI技术产品与最新升级,其中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ADP)面向全球发布3.0版。面对产业实战中的智能体需求,ADP在3个月内完成了近600项需求的开发,持续迭代了LLM+RAG、Workflow、Multi-Agent等多种智能体开发框架。今年被业界称为“智能体元年”,智能体成为承载大模型落地的重要载体。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及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表示,如果客户不聊智能体,甚至不愿深入交流,可见行业对智能体的重视程度。不过他也指出,AI智能体真正落地时面临一系列系统性问题,需要逐步解决,这不是短期项目,而是需要三五年甚至十年持续投入的长期事业。

随着大模型时代的到来,AI已成为云计算厂商近两年的重要增长动力。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AI大模型的兴起,特别是今年年初DeepSeek引领的“推理风潮”直接为云厂商带来了大量计算需求,尤其是推理计算需求。巴克莱预测,到2026年推理计算的需求可能占通用人工智能总计算需求的70%以上。财报显示,自去年Q4 AI战略加速以来,腾讯过去三个季度累计资本开支已达831.6亿元。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表示,今年腾讯也会持续加大在AI基础设施上的布局,一方面支持腾讯自身的业务应用,另一方面也支持腾讯的客户。今年Q2腾讯To B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达555亿元。

然而,随着云计算厂商纷纷涌入B端市场,低价内卷竞争越发严重。Omdia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223亿元,前五大厂商合计份额超过整个市场的75%,其中阿里云占比35.8%,火山引擎占比14.8%,华为云占比13.1%,腾讯云占比7%,百度云占比6.1%。李强表示,腾讯云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希望通过产品支持而不是亏损、补贴来换取低质量收入,这个领域是长跑,需要坚持长期主义,真正把产品做好。

相较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云计算厂商更大的增量在海外。9月16日,腾讯云公布了全球化最新成绩单:过去3年,腾讯云国际业务持续高双位数增长,90%以上的互联网企业、95%以上头部游戏公司出海都选择了腾讯云,腾讯云的海外客户规模在过去一年同比翻番。腾讯云已将在国内市场打磨成熟的拳头产品输出到海外,如音视频、边缘安全加速平台、小程序平台、AI数智人等,这些产品已成为很多企业布局全球市场的标配。此外,腾讯云计划在未来投入1.5亿美元,在沙特阿拉伯建设首个中东数据中心,并将在大阪新建日本的第三个数据中心。截至2025年上半年,腾讯云已在雅加达、马尼拉、吉隆坡、新加坡、曼谷、东京、首尔、帕洛阿尔托、法兰克福部署9大全球技术支持中心。

尽管如此,海外云计算市场竞争激烈。Canalys数据显示,2025年Q2,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为953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合计市场份额占全球云基础设施支出的65%。李强认为,国内云计算厂商与海外的差距正在缩小,特别是在音视频技术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此外,中国云计算厂商在供应链方面有独特优势,在海外布局的成本效应方面具有后发优势。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AI出现后云计算厂商的海外竞争焦点已从“低价”转向“AI+场景”,各家各有优势场景,中国云厂商靠实时音视频、游戏社交PaaS错位突围,价格战仅出现在基础IaaS。他认为,腾讯云服务于游戏、社交业务场景,在低延迟、AI降噪、亿级并发方案上沉淀最深,这种基于自身优势业务场景的黏性就是护城河。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