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逝世,卸任董事长之际年仅四十岁

访客 2025-09-19 17:39:46 77393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去世,年仅40岁,不久前卸任董事长,他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为云海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离世令人感到十分悲痛和惋惜,目前关于他的去世原因尚未公开透露,我们将继续关注此事并表达哀思。

9月18日,餐饮企业云海肴创始人赵晗因突发心梗,于昆明病逝,年仅40岁。他是餐饮业85后创业者的杰出代表。

赵晗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是古代文学硕士。尚未毕业时,他与三位合伙人一起筹集启动资金,2008年秋冬在后海开了第一家云海肴餐厅。那家当时每天亏损五六千元的餐厅,已经发展成有130多家餐厅的云南菜代表品牌。

云海肴背后的投资方集合了顶级VC(挚信、红杉)、具有国际背景的基金(斯道)和强大的产业资本(美团龙珠),这一组合为餐厅提供了资金、战略、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

不过,2025年2月28日,新华网刊载的一则企业资讯显示,云海肴董事会已经发生调整,赵晗不再担任董事长及其他职务,朱海琴出任董事长兼CEO,全面负责公司决策和管理。朱海琴看好公司及国内经济发展,与新投资人共同完成回购。

人事变动原因,以及新投资人情况暂时未知。

窄门餐眼的数据显示,云海肴目前在全国有138家餐厅,其中41家在北京。2009年,中青报的一则报道,纪录了四位年轻人在北京后海创业的秋天:

1985年出生的赵晗,当时是人民大学在校研究生。团队中年龄最大的户峰阳也只有28岁,最小的朱海琴23岁,赵晗的堂哥吕志韬24岁。

2008年年底,赵晗听说后海银锭桥畔有个三层小楼要出租,他不想错过生意机会,但启动资金不足。赵晗把父母从云南请到北京,说服他们拿出原本用来给他买房的30多万元投资餐厅。

几个年轻人一起筹钱创业,结果,装修花了一个多月、近40万元,错过了十一黄金周最佳营业季。即便他们每天都在餐厅里写写算算,商讨运营战略,折扣、优惠券等,每天5000多元的营业额远远不够日常开销,最好的时候才能稍有盈余。

那个冬天,算上房租、各种食材成本,餐厅每天的亏损在5000-6000元。

2009年12月,24岁的赵晗与记者聊创业时,引用了他父亲勉励他的话:“一定要打完最后一发子弹,流完最后一滴血,一条道走到黑,绝对不允许半途而废。”

于是复盘、推翻、重启。2010年,四人在中关村重新开了一家云海肴,主打云南过桥米线和野生菌,成功了。到2013年,云海肴和刀小蛮扩张到近200家直营店,成为云南菜代表品牌之一。

2014年,云海肴获红杉资本和聚霖资本投资。到2019年、创业10年后,云海肴已经拥有150家直营店,销售额突破10亿。那年4月,云海肴在新加坡樟宜机场开设了首家海外分店。

为纪念创业10周年,赵晗写了一封信鼓励团队:

“一直不停在折腾,很感恩现在还在一起并肩作战的各位队友,我们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让大家别一起跟着交太多学费。这个过程中,很多累的时候,委屈的时候,发火的时候,打开手机刷下网络评论,看到顾客不断好评,就释然很多。

餐饮真是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需要些金钱以外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或者说使命,能让我不纠结很多当下的闹心事呢?

前段时间海琴和我一起去寻找和挖掘我们的初心。回想我在大学时代创办过的一个学生社团,做公益和做旅行都有,当时想了个使命,享受为他人创造快乐的快乐。

现在从事的是餐饮事业,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使命和意义就是用美食创造美味生活:通过我们的美食为顾客创造美味生活;通过用美食创造的平台和工作,为队友们创造的美味生活,继续享受创造快乐的快乐。”

当时,赵晗原计划2020年在线下继续开设20家门店,以新加坡为据点,拓展在东南亚的版图。可疫情打乱了所有。

2020年,他在采访中谈到餐饮全行业暂停,“事发突然,人的反应是一个剧烈的阵痛,但这其实是没太多感觉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先自救。”

赵晗算了一笔账,包括房租、供货商货款、员工薪水在内,每个月固定支出就要将近5000万。他形容当时的状态——“小行星撞地球”。

“创业的时候,属于无知者无畏的时候,那时一开始有困难,也会觉得是正常的,一开始都是要交学费的时候,但今年真的是很难。”

创业10年,公司的发展比较顺利,赵晗把赚的钱又都投入到开的餐厅里面,因此他没有积蓄和资产,他得为公司找到“续命”的资金。之后,美团龙珠资本对云海肴进行了战略投资。

2019年十周年时,赵晗写的那封信结尾是,“2029年10月8日继续和大家唠嗑。”

可不会再有第二封信了。9月19日,云海肴CEO朱海琴发文纪念:“我们和大家一样悲痛万分。过去几年餐饮行业经历了很多考验,赵晗也一直承受压力很大。他身体昨日突发心梗,永远离我们而去了。我会带着和赵晗的约定,努力把云海肴做好,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