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罗永浩重返科技圈重塑话语权之战

访客 2025-09-22 11:09:36 27452
罗永浩重返科技圈争夺话语权,积极应对行业变革,他凭借独特的视角和创新思维,在科技领域持续发光发热,此次回归,他致力于引领行业潮流,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罗永浩的回归将带来更多竞争,推动科技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西贝预制菜事件中,罗永浩在几番拉锯后占尽优势,而此次风波也让这位「上古」网红重新回归大众视野。

以往,罗永浩总是一个在公众事件中饱受争议的人;而此刻,「支持他的人超过了90%」。从10日到17日,罗永浩微博新增粉丝35.5万,增幅50%。「当时我都看傻了,这是我这辈子从没享受过的待遇」,罗永浩在新视频里回应,「真的被感动了」。

罗永浩重返科技圈重塑话语权之战

锤西贝事件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奇事,除了罗永浩。从西门子冰箱到方舟子、从王自如到俞敏洪,罗永浩一生都是带着「锤子」走过来的;他「自扇耳光」的名场面,还将「中杯大杯超大杯」的星巴克扇成了赛博笑料。

在表达这件事上,罗永浩永不疲倦。从新东方名师到牛博网,从老罗英语到锤子科技,从直播带货主播到脱口秀演员和视频播客创作者,20多年里,他不断闯入新领域,与不同时期最时兴的传播媒介和表达者碰撞,这也让他充满争议,有人将他奉为理想主义的精神导师,也有人批驳他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近两年,围绕罗永浩,争议仍然在,却变成了另一种形式。去年开始,社交媒体对罗永浩在脱口秀节目中的评论急转直下,从「大局观」到「登味重」,今年已经开始有部分网友抵制罗永浩参与录制,并引发了他的直接回应。理想主义叙事失灵,人生导师的形象不断褪色,曾经那个很多人恨也很多人爱的老罗变成了新一代年轻人口中的「老登」。对谈式的视频播客是新的表达形式,或许也是更安全的一种。

和西贝的骂战或许也在罗永浩本人的意料之外,但这个已50余岁、逐渐「老登化」的愤青、知识分子罗永浩,又再一次和最普遍、最当下的大众站到了一起。

01 在每个时代里寻找麦克风

鲜明的入世底色,从一开始就伴随着罗永浩。高二辍学,摆过烧烤摊,卖过二手书二手车,将壮阳药远销韩国,甚至传闻涉足过传销行业。

入世的另一表现是,中文互联网发展的20余年里他从未离开过舆论场。浑身充斥着关于自我、社会的表达欲;且在不同阶段都非常擅长利用舆论场,利用不同形式、内容的媒介,去完成自我表达和形象塑造。这是罗永浩身上一以贯之的事情。

2000年,学历不够、求职四处碰壁的罗永浩迎来人生转机。他向俞敏洪发送了万字自荐邮件,以钱钟书、臧克家为例证明成绩差也能成才,结果意外获得了试讲机会,成功入职新东方。

作为讲师,课堂成为罗永浩自由表达的一个理想场域。彼时满怀热情的他,幽默诙谐、理想之气质极具感染力,学生们纷纷录制其讲课内容。

2003年左右,「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等老罗语录已经在校园BBS和早期社交网络上疯狂传播,罗永浩成了新东方的明星讲师,年薪百万。在一个互联网刚刚走向大众,所有人充斥着向上、向外探索欲的年代,一个理想、叛逆、真诚、激情的青年讲师、知识分子形象于互联网上诞生了。

罗永浩重返科技圈重塑话语权之战

后来,罗永浩开始对新东方感到失望。「它成了一个很大的商业培训机构后,每天讲的就不是教育质量问题,而是怎么样通过管理赚更多的钱。」他感觉到,老师越来越不重要了,于是辞职离开。

在他后续创办的老罗英语招生手册上,罗永浩是这么宣传的:「不保证你一定能考高分,但保证每节课都物有所值」。

牛博网的诞生则某种程度上是个偶然。2006年时,罗永浩在新浪博客上写作了三个月,但其发布的帖子经常被新浪以不符合现行互联网管理规定为由删除。气愤的罗永浩于是跟新浪大吵了一架,宣布不跟名人博客里的那些文盲歌手、文盲演员同台写作,自己「搞一个牛人博客」。

「当然是希望他们通过阅读优秀的文章得到思想上的进步和愉悦,也希望那些在生活中感到自己是一小撮,是分子的人来到这里之后,意识到自己并不孤独。」

罗永浩最反感「虚伪」和「装逼」,这也是他平时骂人的常用词。一群喜欢说实话的人凑在一起,便成了牛博网的独特气质。

虽最终还是在微博冲击与不可抗力下关停,但追求真实、透明、自由表达的牛博网巅峰时日均超200万的访问量也让我们窥见,罗永浩最初想搭建的理想国是何样面貌。

2011年,iPhone 4和4S引爆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老罗英语营收不佳的罗永浩萌生了做手机的想法。他认为乔布斯去世后「行业最聪明的人没了」,在第二年4月即宣布注册新公司做手机。大跨度的创业自然遭到外界嘲笑,但罗永浩持着做「老罗英语」的同等热情,「不被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去实现的」,锤子科技正式成立。

当下的互联网,不要招惹罗永浩已成为一条共识,因为你永远吵不过他;只是当时的王自如初生牛犊不怕虎。锤子科技发布Smartisan T1后,王自如带领的评测机构 Zealer发视频指责其存在后盖不便、排线易坏等问题,向来忍不了的罗永浩立即「约架」王自如,邀其到优酷直播对质。

三小时辩论中,罗永浩凭借毒舌和清晰思路充分主导节奏,不断追问王自如「苹果不生产原配件,你们上游渠道从哪里得到苹果的官方?」等辛辣问题,最终则用一句「被(手机厂商)包养了就别谈独立人格」彻底击溃王自如。

罗永浩重返科技圈重塑话语权之战

不过,因质量问题锤子科技还是没能走下去,自带「行业冥灯」属性的罗永浩因此背负了6亿巨额债务。后续数年,罗永浩不得不在「交个朋友」直播间走上卖货还债的道路。

对于一些热忱的粉丝而言,他们对于此时的罗永浩是有些失望的。「你当年不是说绝不做直播带货吗?」但罗永浩对此并不回避:「人总得学会打脸。当年觉得直播是流量泡沫,后来发现这是能直接解决用户需求、还能还债的正经事,为什么不做?」

与此同时,他还作为「斜杆青年」跨界了众多内容领域。2018年,知识付费顶峰时期,罗永浩在「得到」APP开设名为「罗永浩的干货日记」专栏课程。其中,他同得到CEO罗振宇的对谈长达6个小时。

2020年,脱口秀势头正盛,他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上完成脱口秀处女秀,戏称为「中国脱口秀第一人」,分享自己直播卖货还钱的「真还传」故事。

今年,罗永浩又积极入局视频播客浪潮,推出「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节目,同李想、何小鹏、仁科、何广智等多行业大咖进行着动辄3、4小时的深度访谈。

罗永浩重返科技圈重塑话语权之战

虽然人生轨迹错综,但实际上罗永浩总是在同当下最热门、最受关注的表达方式去做结合。无论是牛博网、以王自如为代表的KOL自媒体,还是知识付费、脱口秀以及当下最受青睐的视频播客,罗永浩总和一批头部的表达者走在一起。其中既有友好沟通也有骂战形式,但都保持着强互动性。

不过,罗永浩不只为纯粹的表达而表达。他擅长利用舆论,为不同阶段不同情境下的自己树立明确人设。如早期作为新东方讲师和牛博网创始人的阶段,他是青年讲师、知识分子的化身。

当时,学英语背后的社会语境是出国、是向上走、更优质的教育。而罗永浩恰好是如扎克伯格、如韩寒的辍学者,不愿接受传统的社会规训,「没有耐心跟那些笨教师和笨制度较劲儿」。同时,当时的社会思潮里,众人对舆论、发声改变世界是抱有热情和信念的。于是不断在激昂地抨击着、对抗着的罗永浩,力图构建新表达环境的罗永浩,满足了人们对先锋、理想、热情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想象。

锤子手机阶段,正值第三次科技革命热潮席卷全球、全民创业的时代。俞敏洪聊到罗永浩等新东方骨干离职时表示:「他们离开新东方不是对新东方有怨气,而是时代的召唤,移动互联网给每个领域带来的机会是很多的。」

罗永浩也确实在新路径上摸索着实现理想的可能性。为了「改变世界」,为了「做出革命性产品」,他自诩为中国版乔布斯,将锤子手机钻研产品的「工匠精神」发扬光大。14年锤子科技Smartisan T1手机发布会的演讲里,罗永浩说,世界上伟大的公司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处心积虑地改善人类生活品质来获取利润」,另一种是「通过处心积虑地获取利润来顺便改善人类生活品质」,锤子科技显然要成为第一种。

罗永浩重返科技圈重塑话语权之战

此时,在理想主义领袖标签外,一个更有野心的「实干家」形象出现了。

再后来,作为脱口秀评委的他,同样在短短几期内,就通过「根据其他嘉宾拍灯情况决定自己是否拍灯」的「大局观」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掌握媒介的人往往能掌握着自我叙事、定义的权利,罗永浩恰是这样的人。

02 朴素的理想主义斗士

锤子手机时期是罗永浩承受最多骂名的时候,这一方面来自于锤子的商业性质,也因为产品本身和其理念的货不对板,让许多人开始对罗永浩的理想主义产生动摇,开始质疑这只是一种精致利己的包装。

一边自封乔布斯,高举「工匠精神」;另一边,当锤子手机出现边框碎裂漏光等质量问题时,他却要求消费者「出现死机、BUG或丢人显眼的事情时一定不要嘲笑,要高喊理解万岁」。

罗永浩重返科技圈重塑话语权之战

但相比起圆滑及其精致利己的一面,罗永浩更是一个手持大锤、经常亮锤的骑士。锤品牌、锤行业、狠起来甚至对自己动手。他可能是人们眼里的互联网流氓,但他一定是一个带有「骑士精神」的勇敢者,心底持有着朴素得纯粹的公平、正义感。

「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世界都注定要改变世界,别无选择。如果你做一个好人,世界就因你变得美好了一点点;如果你是个恶心的人,世界就因你而变得恶心了一点点。」

西贝预制菜并非他锤下第一个「受刑者」。早在2011年9月,罗永浩就在微博爆料自家西门子冰箱存在门难关问题,「随手甩门十次九次弹开」。

之后,不少消费者纷纷响应反馈同类情况,但西门子始终保持沉默。于是罗永浩不仅发布上百条微博持续维权,11月20日还将3台西门子冰箱带到北京西门子总部前用铁锤砸毁,现场要求西门子承认问题、召回故障冰箱;12月20日,再在北京海淀剧场举办沟通会现场砸了20多台西门子冰箱。

「你欠我一个公开的道歉」,罗永浩在微博上对西门子高管喊话。而这种朴素的公平观,也贯穿着他的整个公共表达。

「我不管你们怎么叫,我就要这三个杯子里的中杯」。在其自导自演的微电影《幸福 59 厘米之小马》中气得自扇耳光的罗永浩,狠狠地讽刺着那些傲慢、不尊重消费者的从业人。

罗永浩重返科技圈重塑话语权之战

2023年东方甄选小作文事件,罗永浩极力应援董宇辉。他认为,董宇辉在东方甄选的贡献未得到公平公正的回报,按直播电商头部化高度集中的规律,董宇辉至少应拿走一半收益。董宇辉最终离职时,罗永浩还以「铁公鸡一毛不拔」讽刺俞敏洪。

当时,一个自称是俞敏洪20年好友的人站了出来,发文指责罗永浩「五宗罪」。罗永浩被形容为缺乏自律、不负责任、口无遮拦、不择手段、人品极差的跳梁小丑,还被扣上刻意混淆挑起企业与员工个人之间正当权益的离间。不过「网络流氓」的形象并没有反噬罗永浩,直率真诚、敢于批评、乐于发声、关爱民众的他,得到的更多是群众共鸣。

不过其中亦有技巧成分。罗永浩从不去辩论社会的结构性、系统性复杂原因,仅是希望有质量问题的冰箱能被维修,希望预制菜不要卖得那么贵。通过抓住有限的小切口,站在了朴素但绝对正确的一方,于是他总能深入浅出,将每一个与之对弈的人都送入舆论深渊。

同样在Smartisan T1发布会中,罗永浩展示了一张他和网友的互动截图。网友说:「罗哥,加油,一定会赢的!」他回应道:「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这句宣言,或许是对罗永浩最好的注脚。鲜活、较真、正义、试图用朴素公平观挑战一切不合理的现象,这种斗士精神,让他穿越多个舆论周期而依然持有丰富的话题讨论度,依然有人追随。

「希望那些喜欢用枪打出头鸟这样的道理教训年轻人,并且因此觉得自己很成熟的人,有一天能够明白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有的鸟来到世间,是为了做它该做的事,而不是专门躲枪子儿的。」

不过,过于喜好辩论某种程度上是罗永浩的一大缺陷。不论是对质王自如还是和西贝老板的网络骂战,我们都能感受到,其过激的言论反而使他原本正义性的表达发生变形;关注「预制菜」规范的初衷发展为娱乐化的大咖互撕,使大众关注重心发生偏移和脱离。这是与他工匠精神、知识分子形象相违背而使他饱受争议,无法讨喜更多人的一大原因。

罗永浩重返科技圈重塑话语权之战

罗永浩对此也有过反思,不过,作为斗士的他似乎更愿意去做那个「弄脏双手的少数分子」。「我觉得我写文章措辞很激烈,但我思想不偏激。我说一坨屎臭,就有笨蛋说,你太偏激了,那我应该说有点味儿才不偏激吗?所以我觉得我是正激。」

但至少,他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实战家」。想做工匠精神的手机,就做了锤子科技;想要言论自由的平台,就做了牛博网。虽然这类宏大梦想从一开始就有些不切实际,但他如同《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在失败之前都毅然选择了奋斗。

03 西贝拯救了罗永浩

「我是一个老教师、老脱口秀演员、老网红、老CEO、老产品经理、老售货员、老登。」回归B站的视频中,罗永浩如此列举身上的职业标签。虽是自嘲,但「老登焦虑」确实是罗永浩当下所面临的新难题。

一个核心的原因是,互联网舆论场和大众留给罗永浩的话语表达空间已经越发收窄了。过去二十余年粗放、野蛮生长的互联网环境里,热爱表达的罗永浩能够以精神导师、青年偶像的人设持续享受着超高流量和人气追捧,那是他的舒适圈。

可当下,伴随着互联网逐渐理性化及用户个体意志的凸显,居高临下、说教式的偶像已经不再被时代所需要,理想主义也已落潮,被时代情绪所抛弃。罗永浩所擅长的表达里,许多内容正在被阉割和边缘化。

脱口秀就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去年曾有参与过《喜剧之王单口季》录制的网友在小红书吐槽说罗永浩的点评又臭又长。显然,在目前脱口秀所推崇的、偏女性主义和女性表达的舆论环境里,罗永浩是有些水土不服的、有「登味」的。

对于罗永浩本人而言,其实被人针对、辱骂都不是危机,被「老登化」、被遗忘、被置于主流舆论场之外,或许才是真正需要担忧的难题。前者不论是激烈的争吵还是嘲笑,如锤子产品质量问题或者是被称行业冥灯,有话题本身就是他处于互联网语境焦点的一个体现。

「我对自己的认知是很清醒的:我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仅要关心现实,还要力所能及地影响社会。正因如此,被大众忽略和遗忘,作为知识分子却与时代脱节,无法参与到对话之中,才是最令罗永浩失落的点。

对此,罗永浩其实第一时间就做出过补救。在《脱Ta》第2季半决赛中,他围绕网络上「一个爹味扑鼻的老登」的评论展开做过一期脱口秀。

罗永浩重返科技圈重塑话语权之战

视频播客也可视为老罗与时代对话、连接的一次尝试。播客作为长视频、深度知识内容,与他一贯追求的真实表达、同曾经的牛博网一些方面异曲同工。而他通过与当下各行各业中最活跃、最先进的从业者进行对话,帮助他们表达的同时,也实现着自我表达和焦虑情绪的缓解。

当仁科讲起自己卖铁烟盒的经历,觉得不体面很丢人,但「卖盗版书可以」时,罗永浩文青的一面被激发出来;「我年轻时候也有这种想法,好像沾了书这个字,性质就和单纯卖别的不一样了。」

何小鹏的播客里,他也真诚道出自己的转变。「我做直播电商的时候挺顺利,但我其实特别讨厌拍视频,能躲就躲。不过现在反思,这就是时代趋势,人们都不怎么读文字了,不拍视频就跟社会脱节了。」

但相比脱口秀和视频播客,真正掀起全民关注,将罗永浩拉回舆论场中心的,其实就是此次西贝事件。风波中,罗永浩精准踩中了当下人们积怨已久、关于预制菜的抵触情绪,他再次成为了那个追求公平正义的斗士形象,让更多民众开始重新站到他的一边。更难得可贵的是,更年轻的、本不了解他的一代年轻人也通过此事看见了他。

言而总之,罗永浩是个有极强娱乐精神、高度关注舆论场及受众反馈的人,他享受活跃在互联网流量中的自我状态,也希望在互联网中保持着他知识分子、理想主义斗士形象的「不朽」。

做锤子手机时,他会把诸如「怎么评价罗永浩会被钉在中国IT的耻辱柱上这个观点?这是耻辱柱的耻辱!」「说一个最短的IT业笑话:罗永浩」这类冷笑话放在发布会上博观众一笑。西贝预制菜事件里,因为西贝背后的营销公司华与华的创始人华杉在社交平台发文力挺西贝,将罗永浩描述为「网络黑嘴」,罗永浩还在9月14日的直播中模仿该兄弟背靠背、双手交叉抱胸的经典动作,将其命名为「罗与罗」以示回怼。

罗永浩重返科技圈重塑话语权之战

图源:罗永浩微博

他所焦虑的代际差、老登问题,在这样一些互联网热点时刻,被暂时性地解决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