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退市风险加剧,财务造假引发重大违法退市风险,年内跌停王锁定退市
A股市场上,某公司因财务造假等问题被锁定退市,成为年内跌停王,该公司存在重大违法退市风险,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此事件再次提醒投资者,在投资股票时需谨慎,注意防范风险,避免陷入类似陷阱。
A股年内跌停王锁定退市 财务造假致重大违法退市风险。9月21日晚间,*ST高鸿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收盘价格已经连续15个交易日低于1元。即使接下来5个交易日均涨停,股价也难以回升至1元/股,已锁定面值退市。据统计,自8月以来,*ST高鸿已有29个跌停,年内跌停次数达到46次,成为A股年内跌停王。
除了面值退市风险,*ST高鸿还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按照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出现两项以上终止上市情形的,股票将按先触及先适用的原则实施终止上市。
2025年8月8日,*ST高鸿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公司连续多年财务造假,情节严重,相关责任人及配合造假的第三方均将受到重罚。根据告知书,*ST高鸿在2015年至2023年间通过参与、组织开展虚假贸易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累计虚增营业收入约198亿元,累计虚增利润总额超7620万元。此外,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文件引用了2018年至2020年的虚假业务数据,构成欺诈发行。
证监会拟对*ST高鸿及相关当事人开出合计超过1.6亿元的罚款。其中,*ST高鸿被责令改正并处以1.35亿元罚款;董事长付景林被警告并处以750万元罚款;时任财务总监丁明锋被警告并处以600万元罚款;其他相关责任人也分别受到警告和罚款。同时,付景林和江庆各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丁明锋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即便没有造假问题暴露,*ST高鸿的经营状况也早已恶化。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企业信息化业务、信息服务业务和终端销售业务,于1998年6月9日上市。然而,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公司逐渐边缘化,经营质量持续下滑。
8月29日晚间,*ST高鸿披露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下降48.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0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1212元。第二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2.2亿元,同比下降46.8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9765.09万元,同比上升4.2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9944.05万元,同比下降36.75%;负债率84.78%,投资收益-223.99万元,财务费用7480.0万元,毛利率12.31%。
对于亏损的原因,*ST高鸿表示,因贷款逾期,上半年计提逾期借款的罚息和复利导致利息支出大幅增长,减少本报告期利润;目前公司及下属部分子企业的银行主要账户被冻结,诉讼案件较多,债务违约,部分业务发展受阻,收入规模下降。
在监管处罚、退市预期与基本面恶化的叠加下,市场对*ST高鸿几乎失去信心。自8月以来,公司股价持续跌停,流动性基本枯竭,投资者无法减仓。业内人士指出,*ST高鸿的案例再次凸显了资本市场监管趋严与退市常态化趋势,对于长期依赖财务包装、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言,资本市场的容忍度正在不断降低。A股年内跌停王锁定退市 财务造假致重大违法退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