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进入熊市机制,美联储政策转向引发抛售风潮
大摩指出,美元已经进入熊市机制,美联储政策转向加剧了美元的抛售压力,由于美联储逐步退出宽松政策,市场担忧情绪上升,导致美元汇率下跌,这一趋势可能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广泛影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美联储的政策动向和市场反应。
大摩:美元已进入“熊市机制” 美联储政策转向加剧抛售!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指出,美元可能进入持续且广泛的抛售阶段,政府关门成为潜在的不利因素。据追风交易台消息,大摩在研报中称,美元已进入熊市机制,预计这一状态将持续更长时间,带来广泛的卖压。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David S. Adams认为,美联储在鲍威尔杰克逊霍尔讲话后明确转向优先保护就业市场,即使以容忍高于目标的通胀为代价。这种政策转变推动了美元熊市的发展。市场定价显示,未来12个月内美元的利差优势将下降近100个基点,这将显著降低做空美元的成本。
美国政府关门风险上升,这对美元构成潜在利空。Polymarket市场数据显示,政府关门概率近期明显增加,可能进一步提高美元的风险溢价。
摩根士丹利年中展望曾预测美元将持续走弱,但当时预期最可能的机制是实际利率和盈亏平衡点同时下降。然而,自5月以来的情况有所不同:实际利率确实下降了,但盈亏平衡点有所扩大。这种动态符合该行四机制框架中的“美元熊市机制”。
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反应函数的变化——最初在鲍威尔主席杰克逊霍尔讲话中显现,并在FOMC会议上得到确认——即优先保护劳动力市场而不严格控制通胀。这一转变导致经济学家大幅修正美联储预测,预期更快降息至终端利率。
历史数据显示,在美元熊市机制下,各货币兑美元上涨的频率达到67-84%,平均涨幅可观。美元熊市机制不仅以其弱势的广度和幅度著称,其一致性也令人瞩目。美联储反应函数的感知转变提高了持续处于美元熊市机制的可能性:随着数据变化,投资者可能认为劳动力市场的疲软会引发FOMC更大的响应,而通胀上行意外可能被视为不那么令人担忧。
基于这一判断,摩根士丹利扩展了美元“做空清单”,包括澳元和加元。此前该行已推荐欧元兑美元多头和美元兑日元空头头寸。澳元兑美元受益于澳洲联储政策风险偏向较少降息、预期中的正面对冲流动以及相对同类货币较低的风险溢价。美元兑加元则受益于对利率差的高敏感性、市场对加拿大央行终端利率的高估以及贸易壁垒移除带来的生产率提升低估。
投资者普遍反映做空美元面临的惩罚性利差是持仓的挑战。摩根士丹利强调,“利差缓解”即将到来。远期利率显示,对于大多数货币,做空美元头寸的成本将在某个时间点降低50-75个基点,对美元/日元而言接近150个基点。美元多头获得的利差或美元空头支付的利差将在未来12个月内减少近100个基点,这意味着美元空头的关键阻力将逐渐消失。如果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定价以及美联储的实际降息进一步加速,这种利差动态可能来得比预期更快。
美国政府关门概率的上升为美元增加了新的下行风险。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团队的研究显示,政府关门带来的增长放缓通常对美元构成负面影响,长期关门可能进一步增加美元的风险溢价。当前美元的负风险溢价约为-4%,政府关门可能推高这一数值。更重要的是,关门意味着政府数据发布暂停,这将使美联储在10月29日会议前获得的经济数据减少。市场如何解读美联储在数据不足情况下的政策决定以及美联储的实际反应,可能让市场对美联储反应函数的数据敏感性得出新的判断。如果反应函数被视为与数据脱节,可能进一步推高美元的风险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