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工业冲刺港股,刘强东再次引领IPO大潮,募资额预计达477亿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计划将其工业部门在港股进行IPO,预计估值达到惊人的477亿,这是一个重大举措,标志着京东在工业领域的进一步扩张和发展,刘强东以其决心和行动再次证明了他的商业眼光和领导力,京东工业的冲刺港股之旅值得期待,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热闹的港股市场即将迎来一位超级大佬。2025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给员工发福利、直播营销创新、大战外卖、跨界酒旅、加强人工智能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根据证监会网站最新信息,京东分拆子公司京东工业的境外发行上市已获备案,计划在港交所IPO。如果顺利,“京东系”将迎来第六个IPO。
京东工业是京东分拆后着重布局工业供应链技术的核心资产,承担着刘强东的“工业制造梦想”,也是京东与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纽带。2024年,京东工业服务超过9900家企业客户,以4.1%的市占率成为中国最大的MRO采购服务商。京东工业背后有红杉中国、纪源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支持。IPO前,京东工业估值约为67亿美元(477亿元人民币)。2025年,刘强东和章泽天夫妇以620亿元身家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58位,排名较2024年上升了69位,财富值同比增长125亿元。一旦京东工业成功IPO,势必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新一轮造富盛宴。
2025年,刘强东在互联网行业中表现突出。他多次参加国家和行业的高规格会议,并在企业及商业布局上取得重大进展。京东不仅在新业务上发力,还为员工提供了丰厚的福利。据AI大模型DeepSeek统计,2024年12月至2025年9月,京东连续8次加薪,包括2万名客服涨薪30%,快递小哥退休每人能领取数十万元公积金。此外,京东还推出了一系列福利措施,累计投入220亿元改善员工居住条件,并提供教育支持和人文关怀。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京东系”员工总数达到90万人,新增28万个岗位。这种与员工共谋幸福的做法使“京东系”业绩全面爆发。2025年上半年,京东实现营收6577.42亿元,同比增长19.28%。其他“京东系”上市公司也表现出色,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德邦股份等均实现了显著增长。达达集团则在2025年6月完成私有化并从美股退市。
京东在B2C业务上的成功并未让刘强东满足,他希望借助资本市场在B2B业务上大展宏图。京东工业专注于工业供应链技术,旨在成为工业、制造业的“连接器”。刘强东希望通过京东工业服务千万企业,提升企业的日常运营效率。虽然工业与消费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赛道,但京东工业利用已有供应链基础,悄悄寻觅工业级客户,并在MRO环节取得了一定进展。MRO概念在全球迅速崛起,已成为工业服务的新风口。在中国,MRO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突破4.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京东工业的率先入局使其赶上了风口期,并完成了多轮大额融资。2020-2023年,京东工业获得了红杉中国、纪源资本等全球顶级VC/PE合计超5.5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约67亿美元。尽管有刘强东和京东背书,京东工业的资本化旅途仍充满挑战。2023年3月,京东工业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未在6个月内通过聆讯。2024年9月,京东工业二次递表港交所,并在2025年更新了招股书,看到了IPO的希望。最近,证监会批准了京东工业的境外上市申请,刘强东的“工业制造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2025年,港交所对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开放怀抱,为众多企业带来了IPO募资的信心。港股投资者对“消费+科技”的热情以及对“新故事”的包容,为企业提供了造富温床。例如,蜜雪集团在港股IPO大热前经历了两次IPO失利,但在2025年成功IPO,带动了消费赛道的觉醒。2025年前8个月,有59家企业实现港股IPO,总额达1344.66亿港元,同比增长了5.79倍。京东工业切入的是一个具有市场诱惑力的新赛道,符合当前港股市场的逻辑。2024年,京东工业实现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17.6%,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0.1%。在“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京东工业发布了工业供应链大模型“JoyIndustrial”,发起“智赋千业,万亿降本”产业行动,助力中国工业“降本万亿”。
刘强东的战略思路与众不同,他舍得让利给员工,认为员工是企业最大的内生动力。刘强东的财富值也在随着梦想升值,2025年,刘强东和章泽天夫妇以620亿元身家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58位,财富值同比增长125亿元。京东工业的港股IPO之旅备受期待,未来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活力。